一线导读:年,综艺节目内容出现更多细分的领域,精准定位的目标观众控制节目内容生产方向的“蓝海”。本文依据CSM媒介研究年所有调查城市收视数据,对综艺节目的收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期对业内人士有所借鉴。 文 王钦 来源 收视中国(shoushizhongguo) 综艺节目整体收视状况 1、综艺节目收视总量较年有所下滑 年所有调查城市观众全年人均收看综艺节目总收视时长为分钟,较年降幅超过23%。从综艺节目分月收视走势来看,受电视整体收视量下滑的连带影响,年综艺市场有所萎缩,除1月春节期间同比收视量有所提升外,其余11个月份的综艺节目收看时长都比年有所减少,其中2月和10月同比降幅更明显,均超过30%。 2、综艺市场竞争激烈,周末收视量降幅更明显 年综艺节目整体收视量下降的环境中,周末综艺节目仍占了市场的大头,周间综艺分周天人均收视量差异不大。周五至周六收视量同比均有减少,其中周日综艺节目每人每天收看量同比降幅达30%。周一至周四周间综艺节目虽然形式多样,但整体收视量同比降幅为21.4%,其中周一和周四收视量同比降幅较大,收视量减少了27%。 3、综艺节目下午时段收视时长降幅明显 与年相比,年综艺节目白天时段人均收视分钟数有明显下滑,除午夜和凌晨时段以外,下午14:00-16:00下滑的幅度较大,降幅均超过30%。晚间时段仍是全天综艺节目的主要收视支撑,但20:00-23:00的综艺节目收视量同比也有减少,其中20:00-21:00的收视量同比降幅超过30%。 综艺节目收视竞争格局 1、各级频道综艺节目收视格局基本稳定,中央级频道和省级非上星频道收视份额有所上升 年综艺节目的市场竞争格局没有明显变化。上星频道总体收视量占到了所有频道的80.9%,同比年略有下滑。其中,省级上星频道收视份额同比略下滑了6%,但仍以45.3%的收视份额保持领先;中央级频道年综艺节目收视份额继续增长,年同比上升了5%。地面频道中省级非上星频道综艺节目收视份额增加了8%,市级频道则同比下降4%。 2、各级频道综艺节目收播比重基本稳定,上星频道收视比重有所下滑 受电视市场收视量整体下滑影响,年中央级和省级上星频道综艺节目收视比重从年的33.0%减少至年的28.2%,其中省级上星频道的综艺节目播出比重和收视比重同比降幅更大,但上星频道仍是综艺节目的收播主力。年地面频道综艺节目播出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收视比重略有下滑。 3、综艺节目差异化的受众定位形成区隔竞争 从各年龄段观众综艺节目集中度来看,各级频道组综艺节目形成差异化的受众定位。与年相比,年龄在44岁及以下观众收看综艺节目的集中度均有不同幅度的减少,其中年龄越小,对综艺节目的喜好度降幅更大。 中央级频道综艺节目观众中45-54岁观众集中度同比减少,但55岁及以上老年观众集中度有所增加。省级上星频道45岁及以上观众对综艺节目的集中度同比有所增加,增幅相对平均。地面频道综艺节目不同年龄段观众集中度变化与中央级频道相似,55岁及以上老年观众集中度同比有所增加。 年综艺节目特征 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民族自信 年,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专业包装和精深内涵,展现中华灿烂文明,激发出更多中国观众的文化自信。文化类节目具有广阔的题材,涵盖了历史、文字、诗词、音乐、语言、书信、传统技艺、鉴宝等领域,一直以来,文化类节目都是立意曲高和寡,广告竞争乏力,大多叫好不叫座。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央视接连推出《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掀起一股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随后,各大卫视纷纷推出了《汉字风云会》《向上吧!诗词》《阅读·阅美》《儿行千里》等节目,让文化类综艺成为“一股清流”。 时近年末,央视又推出《国家宝藏》《今日影评·表演者演》《环球影迷大会》三档题材各异、风格独特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揭开中国文物背后的历史传奇和传承故事;《今日影评·表演者演》严肃探讨影视剧演员表演背后的故事和技巧;《环球影迷大会》则邀请影迷参与电影知识问答,深度解读电影背后的文化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节目都邀请了明星嘉宾来演绎和探讨文化话题,兼顾了文化性和娱乐性,因此成为画风清奇的“网红”综艺。这些崭露头角的文化节目在节目语言上,尝试运用更娱乐综艺的表达方式贴近现代生活,在选择节目每期主题时,兼具观赏的趣味性和人文价值。节目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贴近普通观众的视角,从最普遍的情感需求出发,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得到中青年观众的认可。 另外,文化类综艺节目除了内容上展现中华灿烂文明,在形式上也在不断创新和拓展,融入“一带一路”的“泛文化”合作渠道和方式。 年6月,陕西、宁夏、新疆、广西、福建等7家省级卫视与哈萨克斯坦、伊朗、印度、蒙古、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10家电视媒体共同发起成立了“丝路国际卫视联盟”,并在西安举办了首届联席会议,积极推动了联盟内各电视台之间的项目合作。 年7月,中国电视剧《生活启示录》在蒙古国家电视台“中国剧场”栏目播出,引发蒙古观众的热烈追捧,最高收视率达5.93%,市场占有率高达23.62%,连续二十天夺得蒙古全国收视冠军,超过了同期播出的韩剧、俄剧和蒙剧[2]。体现文化自信的“泛文化”节目将通过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 垂直领域的深入与拓展,专业化与生活化并存 年《中餐厅》《亲爱的客栈》《漂亮的房子》《三个院子》《熊猫奇缘》等“泛文化”节目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让人文、艺术、自然、动物等多元的场景融入进来,结合特定场所和景物,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空间等软要素,充分发挥场景的烘托作用,为内容营销注入新的文化自信点,进而通过定制化的品牌植入,对植入广告及赞助商品牌价值及形象的深度挖掘。专业化与生活化并存,将最大程度的完成节目内容与企业无缝对接,从而缓和商业与内容消费之间的矛盾。 目前,一半是迫于当前市场环境和政策管理的无奈,一半是对挖掘、拓展新内容机会的展望,综艺垂直节目最常见的方法是先找到一个首播线上的核心目标人群,然后通过一个直击该人群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