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提示:点击上方"清流人家"↑免费订阅每日同城商户优惠信息、便民信息

清流首推自媒体,   宁化、清流、归化(明溪)地处闽西北,群峦叠嶂,溪谷交错,千百年来,客家先民在此垦殖繁衍,耕读传家,留下了丰富的客家文化。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清流人,清流这些文化瑰宝,你又知道多少呢?

清流:突出“客家祖山”

  自隋、唐始,客家先民就在清流县域垦荒辟土了。他们在这里中转,集散,先后有余姓氏落根于此,黄连镇将巫罗俊之墓也在现今嵩溪镇黄沙口村。作为客家祖地之一,清流大力打造“客家祖山”。

  客家祖山即坐落在长校的灵台山,位于武夷山与冠豸山之间,素有“北夷、南豸、灵台心”之说。它一山五寺,构成海西中部最大的寺庙群,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厚重的客家文化积淀,成为闽、粤、赣边客家人心目中的圣山,每年有十多万海内外人士前来朝宗谒拜,誉之为客家祖山。国学大师文怀沙撰联颂曰:   万里迁居,四海扎根,根系灵台崇祖地。   千秋寻梦,一心创业,业兴寰宇壮中华。

  清流县围绕客家祖山意象,重点打造两张客家文化名片:其一为定光文化。定光佛是客家保护神,曾主持清流的金莲寺,因此,在祖山附近为他建造了45.99米高(寓意四季平安、五福临门、长长久久)的塑像,为世界之最,形成中华客家祖山文化园,从而扩大客家祖山的品牌和文化效应;其二是客家乡愁文化,重在保护古建筑,发掘客家民俗,营造看得见的客家乡愁。

南山马氏宗祠

赖坊古民居

  清流古建筑资源丰富,省级保护单位有南山马氏宗祠、里田罗氏家庙、瑀公庙、赖坊古民居群、灵地先雕公祠、官坊上官氏宗祠、梧地海会塔,以及林畲红军史迹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江天德介绍说,县里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对投入少见效快的长校镇江家坊八家屋、李家乡鲜水塘儒林第等,尽快修旧如旧;对损毁严重、整体修复困难的,如李家乡长灌村萧氏大厝等,尽力防止增破扩损;对列入县级以上文保单位的文物、古迹,都立牌警示,设栏围护,还将产权明确,以责任制方式落实监管。

长校十番锣鼓

李家五经魁

  长校十番锣鼓、李家五经魁是清流县的两个省级“非遗”项目。相传,明永乐年间,长校工匠从邵武将十番锣鼓带回,可坐着演奏,也可行进演奏,清末出过曲艺大师江回春等。如今,十番锣鼓在长校村、江坊村各有一队,多为老年音乐爱好者,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慰问等场合演奏。五经魁指的是雷公、钟馗、包公、寇准、李广这五个受人崇敬的历史人物,其面具、道具、服饰和舞蹈动作,因人物性格而各不相同,每年只有正月初三和正月十四两次出行,在李村、鲜水、河背三个村巡演,用于拜年和活跃庙会。它也始于明代,至今受欢迎,已培养5个传人。

温郊梧地海会塔

  梧地村的“泼水节”颇为奇异。全村都姓李,来自陇西,沿续了那里八月十五泼水祝福的习俗。据传,泼水工具最初用铜盆,元代改用木盆,清初用竹勺,清末改为射水,即:工具换作竹制的射水筒。当晚月升之际,村民们齐聚新公庙,先射菩萨脸部,名之为洗脸纳福,再邻里互射,以祈免除灾祸。

地滚龙灯

  地滚龙与拔龙是差异明显的两种龙灯。温家山的地滚龙灯始于北宋末年,它以一个直径3米高的滚灯为主,辅以一些象征五谷丰登的小龙灯,通过祭祀、滚灯、闹灯,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二,游走乡间,以祈平安。长校“拔龙”虽也是板凳龙灯,但不像平地的游龙那么稳定,它在山道上进行,时进时退,前拖后拉,左右互拔,以求龙形划一,因而更为激烈好看。

清流温泉地质公园

  清流有包括定光古佛、欧阳真仙和五通神的民间信仰文化,还有豆腐皮传统制作等民间传统技艺,以及大丰山、北斗山、莲花山和温泉国家地质公园等自然遗产。这些文化、自然资源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他们大力发展传统美食,去年,全县产豆腐皮吨,产值上亿,从业者超过人。该县还通过编辑出版“清流客家文化系列丛书”(10册),不断提升客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度。

清流文艺创作苑

  这个县还在清流县文艺创作苑,长年展览刻字艺术。刻字与十番锣鼓,让长校镇名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经常在客家祖山展示。县文联主席魏永富介绍说,当地文艺创作活跃,作品里的客家风情浓郁,正在编辑的第2期《清流文艺》为余朋乡专号,集中刊发古村落的采风之作。

狐狸洞

  九龙湖畔的“狐狸洞”,曾发现旧时器时代古人类牙齿化石,其活动时间,与台湾最早的“左智人”同属旧时器时代晚期智人,将福建人类活动史由六七千年前推至一万年前,清流因而成为“闽人之源”,这与“客家祖山”文化交相辉映。

来源:清流客家

▼在清流找工作|找房子|抢优惠|我们用清流同城!点立即进入清流同城!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wh/11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