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提醒:点上方↑“福建司法学习微平台”即可免费订阅

供稿:清流监狱

今年44岁的叶德江在福建省清流监狱先后担任带班员、分队长、大队管教、大队分管改造副教导员、狱政科长,现在是第三监区监区长。从警22年,不论什么岗位、什么角色,他总吃得了苦、受得了累,一心扑在工作上,大家都打心眼里佩服他,称之为特殊战线上的“老黄牛”。

忙碌孤独中显担当

在监狱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如果在节假日能够休息,那是最大的福利。老叶说:“即使是结婚、老婆生孩子也就休息个三五天,要是赶上要紧的任务那就必须雷都打不动地赶回驻地,更不用说其他事了。现在警力吃紧,年轻民警又比较多,我作为监区长就必须有所担当,在关键时刻更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

因此,面对每日忙碌的工作,白天老叶总是走在最前线,与一线民警一道抓安全、抓改造。他这里走走,那里看看,监区里头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一有不对劲的地方,他立马就要求民警抓落实,促整改。老叶这股较真的劲头,使整个队伍就像一辆开足马力的火车,没有一个人想偷懒、敢掉队。“就冲着老叶这股劲,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放松自己。”分监区民警张志祥如是说。一到晚上遇上休息,老叶的工作并没有停下来,他常常会找上休息备勤民警谈心聊天,甚至带上茶叶来到民警宿舍和他们唠家常、话人生。“在我们眼里老叶不像个领导,倒像是我们的大哥,和我们走得很近,平常有什么话我都愿意和他说一说。”分监区民警韩小平笑着说。

民警老孙是个有着20多年警龄的老民警,有段时间明显消瘦,饭量增大,经常口渴,糖尿病病征比较明显。老叶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关切询问老孙的情况,尽管老孙一再表示没什么问题,医院看病,但老叶认为民警的健康是大事,于是坚持做老孙的思想工作,老孙住院期间,还多次前往看望慰问,安抚其安心养病。对于民警家中的红白事,老叶都会派人或亲自前往看望慰问,甚至不顾路途遥远到民警的乡下老家问候。一次次细小的关爱行动,一声声温馨的问候言语,让民警深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也让民警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主责主业上显干练

“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触犯法律的服刑人员,他们的思想性格、行为举止分门别类、人鱼混杂。在这种环境下,既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又要扎实做好他们的教育改造、攻坚转化工作,而后者最为重要。”老叶告诉笔者。作为一名押犯监区负责人,他把“每天找服刑人员谈心谈话”作为自身的必修课,在服刑人员眼中,他不仅仅是一名监区长,还是他们的知心人。

服刑人员邱某一直以来都是分监区的“刺头”,曾经用自伤自残、打架斗殴、消极抗改等方式抵制服刑,攻坚转化效果也不是很好。许多人都觉得邱某无药可救时,老叶却不听同事劝阻毅然接下了服刑人员邱某的攻坚转化任务。

为了这份责任和担当,老叶可谓是煞费苦心,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找管理民警、找罪犯本人、找家属了解服刑人员邱某的成长史、犯罪史、改造情况和社会关系,甚至不远千里跑到福州咨询心理医生,把握邱某的心理、个性、性格特点等诸多信息,精心为邱某编织了一张攻坚转化计划图。他一面帮助邱某疏导人际关系,一面对邱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节日里帮扶慰问、平常里嘘寒问暖,充分给予邱某如兄长般的人文关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长达两年多的跟踪教育、攻坚转化后,邱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性格特点有了很大的转变,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明显提升,老叶成了邱某眼中最可信的“亲人”。年,服刑人员邱某在老叶的教育转化下顺利减刑刑满释放,那一刻他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对他不离不弃的老叶。

说到经验,老叶说:“我从来不体罚、打骂、排斥服刑人员,用的是情感、讲的是方法。任何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没有不成功的,只是时间问题。在工作上这份坚持很重要,我也常常告诫年轻人,要切忌浮躁、要沉得住气,对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要不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白了就是磨破嘴皮子,只有这种感化、引导方式才能使服刑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改正。”

他是家里头的“钟点客”

“儿子今年14岁,上初中三年级,从他出生到现在我都很少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wh/32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