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清流网”再点“ 新华网福州8月18日电(蒋巧玲)下半年是豆腐皮销售的旺季,这几天,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兰爱珍又开启了“飞行模式”——到各地学习并对接客户和订单。 20年前,兰爱珍只是一位普通农民。如今,她是掌握清流县豆腐皮制作和加工工艺、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并通过电商带动个农户发家致富的新农人。事实上,在清流县主动对接互联网,将电商作为一项惠民便民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的当下,一批像兰爱珍一样的新农人正在悄然成长。 农村电商“带头人”组团致富 说兰爱珍是农村电商“带头人”并不为过。在过去的几年里,她通过电商,带动了合作社户社员致富增收,其中76个贫困户也全部脱贫。 这事还得从清流豆腐皮说起。 清流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豆腐皮之乡”,因为拥有多年的豆腐皮制作历史,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其实施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清流豆腐皮”因此成为清流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邱秀华正在制作豆腐皮,在腾着蒸汽的作坊里,她的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新华网蒋巧玲摄 只是,清流县的豆腐皮一直自产自销,品牌多,质量却良莠不齐。加之小而散的农户无力应对价格频繁“过山车”的农产品市场,豆腐皮的上行通道一度难以打开。 “所以我组织了几个农户,一起成立了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当时社员只有5户。”合作社虽小,但在兰爱珍的带领下,开始了小有规模、相对统一的豆腐皮生产和销售。年,当互联网基因渗透到各行各业时,兰爱珍嗅到了商机——她在淘宝开起了第一家淘宝店,随后又在天猫、阿里巴巴等平台相继布点,渠道铺开后,豆腐皮的销路慢慢打开。 通过电商创收增收后,邱秀华不仅脱了贫,还和家里人一起盖起了小洋楼。新华网蒋巧玲摄 而就在两年之后,随着清流县开始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兰爱珍的电商探索有了政府“加持”。年起,清流县主动对接互联网,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项惠民便民富民工程加快推进。随着资金、技术、培训、物流等电商各个环节的有效“嫁接”,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上行通道被打通,豆腐皮销售额从年的多万元,迅速增长到年的多万元。 不仅如此,合作社的农户们也尝到了甜头。 “按照合作社的标准做出豆腐皮,我们每天能收入块钱。”邱秀华两指在豆浆面上轻轻一揭,一块豆腐皮就脱浆而出,动作娴熟而飞快。年,她和丈夫赖文富加入了兰爱珍的合作社,并通过统一配置的厂房和统一提供的原料生产豆腐皮。如今,夫妻俩生产的豆腐皮,通过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以电商的形式销往全国,每年可创收6-8万元。 邻家妇女“触网”助力农产上行 和兰爱珍一样,王云峰也是在清流县农产品上行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农人。只不过,兰爱珍把电商引进了合作社,而王云峰把电商“搬进”家里。 记者见到王云峰时,她正挺着大肚子,在店面里帮忙包装、发货。围在她周边的,是6、7个正在忙着包装芙蓉李的农村妇女。她们的身后,一箱箱包装好的芙蓉李已经叠了一米多高。 罗承利和王云峰夫妇正在包装芙蓉李,每年7、8月的水果季,是两人最忙碌的时候。新华网蒋巧玲摄 “7月是周边几个村子芙蓉李成熟的季节,每天,我们要发出多斤,多的时候多斤。”王云峰所说的芙蓉李,是通过电商“走出去”的。原来,清流县长校镇盛产芙蓉李、青萘等水果,几年前,每到7、8月果子的收获季节,这些依靠自产自销的水果要么卖不出好价格,要么滞销甚至烂掉。如今,有了电商,它们像长了“脚”一样,奔向了全国各地。 据清流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农产品能顺利“走出去”,清流县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上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积极引进品牌快递物流企业,通过在县城设立配送中心,乡、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同时,还通过政策扶持,对农产品上行快递给予一定优惠。 “寄送省内一般4-5块钱,省外多1-2块钱。”对于每天要发多件快递的王云峰来说,快递价格的优惠无遗为她的电商创业省下了一笔不小的成本。 王云峰说,她和丈夫罗承利年才开始做电商,平时卖清流县土特产,到了水果收获季,就卖当季水果,年,两人经营的网店销售额约有30万元。 电子商务让清流县传统农业的销售模式华丽转身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新农人。他们在产品上行过程中的有益探索,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年,清流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到17.92亿元,同比增长.51%;网络销售额4.68亿元,同比增长27.50%。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部门信息发布:(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的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