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继续努力,更新完日本游记……拖了好久了…… 一直以来,京都都是假老板心目中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这一次机缘巧合,在京都府足足呆了十天,刷了一些非常有名的景点,也刷了一些在国内不是那么有名的地方。在一共去的25个景点中,假老板精心挑选了“五大必去”和“五大名副其实”重点介绍给大家。篇幅有限,每篇推文介绍一个景点,先从“五大必去”开始—— “五大必去”是假老板此行的最大收获。这些景点在日本国内大多赫赫有名,然而不知为何,在国人的旅游计划中,它们却很少能排到最前列。在假老板看来,三大共同因素使这五大必去成为本次旅程的亮点—— 1??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给人留下独一无二的深刻印象 2??同时具备娱乐性、欣赏性和沉浸感 3??历史感,历史感,历史感(假老板自己最看重这个) 最终挑选五大必去的标准是,是否是想一去再去,领略四季不同风光的地方,而非单次打卡游。对这五个景点,我的答案——“是”! 五大必去之五:岚山保津川漂流 五大必去之四:京都高台寺 五大必去之三:京都大原 ===五大必去之二:天桥立=== 看多了日本景点,不难发现日本人超级喜欢排“三大XX”,什么: “三大港”“三大贸易港”“三大旅客港”“三大渔港”“三大美港” “三大河川”“三大急流”“三大溪谷”“三大瀑布”“三大急潮流”“三大潮流” “三大温泉”“三大温泉场”“三古汤”“三名泉”“三秘汤”“三大药泉”“三大美人汤” 听上去牛逼哄哄,实际近乎排座分果,甚至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三大发的这么多,可见一点不值钱,只显示出: 1.日本人真的很无聊——所以编出这么多种; 2.日本的东西真的不多——所以才能一个一个排出来; 3.日本人真的不爱争执——要是放在中国,别说全国三大,光一个省、一个市的三大就能吵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然而在这众多“三大”中,不是没有少数清流的,“日本三景”就是这股清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日文和中文维基百科上有日本三景这个词条啊,其他三X都没有,是不是有种原版对盗版的底气油然而生? 日本三景出名自德川幕府初期,也就是十七世纪,历史算相当久远,出名后被编进教科书、民歌,是日本人家喻户晓的景点。三景中,位于广岛县的严岛处于日本本州南端,位于宫城县的松岛在日本本州东北,都不算游客扎堆的传统旅游线路,如果要去,就只能特别安排行程专程前往。 地图可见,严岛松岛,一南一北,距离游客扎堆的东京京都大阪都颇有一段距离,而三景中只有天桥立不算偏远,位于京都府最北侧的宫津市,离大阪京都坐大巴都不到三小时,也有火车可以直达…… 但是,不知道为啥,天桥立在中国名气很小,不能刷朋友圈成就,交通也相对麻烦,所以很少看到有从大陆过去旅游的人特意去天桥立,游客还是大部分来自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以及港澳台中国人和海外华侨。这一次假老板特意在天桥立住了一晚,亲身体验之后感觉是真的非常值得推荐,因此这一篇以景点介绍流水账为主,至于历史感什么的……就先放一边吧…… 从京都和大阪都有直达天桥立的大巴,一天两三趟,单程约三小时。坐火车的话,可以先坐JR到西舞鹤站,然后换北进畿丹后铁路宫津线,到天桥立下。 (插播一则:话说就在年4月初,小小的舞鹤市上了日本新闻头条。原因在此:日本男女不平等有多严重?女护士为救市长登上相扑土台竟然被骂……) 丹后铁路不需要提前订票,一小时一班。在众多普通列车中,每天有两趟观光列车,叫赤松号,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车厢比较可爱一些。 本来定了赤松号,但是因为一些意外,没赶上这班车,只能从网上找图了,心塞。 车很慢,悠悠地晃过乡野和海岸线,大约一个小时后,顺利到达天桥立站。 天桥立实际上是因地壳的运动而天然形成的一条沙洲,长约3.6公里,南北走向,横跨于海湾之上。西侧的内海叫阿苏海,东侧的外海则是宫津湾。天桥形成的原因没有定论,最通常的解释是,起先海面下因流水冲积形成水下淤积,在二到三千年前的几次地震后,整块沙洲被逐渐抬起,现于水面之上,从此天风雨雪任逍遥。沙洲最宽处达米,最窄处只有20米。沙洲上天然生长了八千棵松树,没有任何人工干预。沙洲北端和陆地相连,南端则有一段断口,现在上面建了桥。 天桥立车站离沙洲南端很近,步行只需要几分钟。沙洲南北端各有一个驳船码头,也各有一座小山,爬到山顶就能看到天桥立全景。 天桥立有四个方向的观看角度,分别是东、西、南、北(好像说了废话…)。其中以南侧文珠山上的飞龙观和北侧伞松公园的斜一字观最为有名。这两个观景点离沙洲最近,游客最容易抵达,看得也最清楚。这次南北两个观景点都去了,具体见后文。东西观景点只能在网上找图了。从西侧的大内峠一字观公园可以看到标准的一字,而不是北侧的斜一字,所以叫一字观。 从东侧远观的角度称为“雪舟观”。雪舟是日本室町时代的著名僧人画家,他曾于年访问明朝,学习了中国的水墨山水技巧,在学成后回到日本。于年所作的《天桥立图》描绘的便是从东方纵观天桥立的景色,这幅画目前藏于京都国立博物馆,是日本国宝之一,从此从东方观看天桥立就被称为“雪舟观”。 讲完了西观和东观,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这次走访的南观和北观。 从天桥立南侧上山的飞龙观可能是最有名的观测方位,就连蛙儿子也曾经在这里留念▽ 从天桥立车站背后就有缆车可以直接载人上山。缆车有封闭车厢和开放座位两种,恰好天气晴好,温度虽然不高,但没有风,于是便选择了开放座位。 照片上可以看到,所谓开放座位就是全开放的,连保护绳都没有一根。缆车距离地面虽然没有高到足以引发恐高症发作的地步,但起码也有两层楼那么高,万一有人摔下去,伤筋动骨还是免不了的,哪怕只是掉东西下去也吃不消。 所以说这种毫无保护措施的项目真的只适合在日本这种连被ISIS斩首都是“自己的错对不起给大家添麻烦了”的风气下吧。放在其他国家,分分钟可以脑补出一万集乘客乌龙摔伤反而倒打一耙诉讼赔偿的戏码,而且舆论一定只会谴责项目方安保不力,光想想就已经头大如瓜了,但是说真的……万一真的摔下去了……这个公园会不会负责啊……还是说要抓紧时间珍惜这种毫无保护的信任,和略带惊悚的自由呢……假老板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紧紧捏着手机抓紧时间拍山花烂漫,拍落英缤纷。 缆车终于到了终点。下车后,飞龙观的全景便展现在眼前了。 山上的观景台都贴心地装上扶手,专供弯腰提臀赏景(忘记拍观景台,网上找的图): 天桥立倒过来看长这样,号称像是一条直直通向天上的桥梁,又像一头蓄势待飞的巨龙。 上一张真的是大头朝下倒着拍的……不太明白自己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拍过照片,随便逛逛,山上有个规模很小,设施简陋的游乐场,这座小山叫文殊山/文珠山,标志是一个大圆圈,山上也有一个,用圈圈套住飞龙。 下山又坐了缆车。 南部的飞龙观就到这里。接下来去北侧一字观看看。天桥立从南到北有两种走法,一种是直接从沙洲走过去/骑车过去,一种是坐驳船从海湾里过去。地图如下: 我们决定走过去再坐驳船回来,两岸的驳船码头都有套票出售。从南端走会先上桥,因为天桥立南部沙洲没连上陆地。 南侧的沙洲比北侧宽的多,应该和水底地形以及海风方向有关吧?是一片很理想的海滨浴场,可惜天气太冷,无人戏水。 路边不起眼的石头上刻着“日本三景碑”: 临行前,在桥头吃了一碗齁甜的红豆汤,补充血糖和体力,事实证明非常有必要…… 沿着松林小径一路向北,除了我们几乎没有行人,只有呜咽的风声,风速最快的时候,感到人似乎都要飞起来了,而这只不过是天桥立平常的一天…… 所以松树都往一个方向长…… 途中经过一块石碑,刻着与谢野宽和与谢野晶子夫妇歌咏天桥立的诗句。这两位都是二十世纪早期的文学家,妻子与谢野晶子名声远胜于丈夫。 其实还有很多石碑和纪念物,只是因为风大且冷,所以没有拍…… 终于走到了海的另一边…… 山下是一座神社,名字是丹后国一之宫元伊势笼神社(好中二的名字……),其实就叫笼神社。这个神社规模相当大,看样地位非常重要。 然而,对神社毫无研究的假老板直直地拐进了门前的茶室。喝杯热茶暖暖身,收拢一下在桥上时已经被狂风把七魂六魄卷得五迷三道四散于一分为二的天涯…… 喝完茶就上山。依然是坐缆车上山,缆车依然分成车厢和露天座位。只不过因为风大,露天座位停运了,排队挤车厢也不错。山顶上,俯瞰果然是一个斜斜的一字。难怪叫“斜一字观”,非常直白。 观景后还可以继续爬山,山上是伞松公园,可以一直爬到山顶。不过我们看完就下山。 天桥立附近的温泉也很有名,有很多古色古香的日式温泉旅馆。最有名/也是最贵的一家就位于文珠山上,叫玄妙庵,曾经招待过某位天皇,这家旅馆的卖点是可以欣赏飞龙观,网上找到的玄妙庵房间view如下: 山脚下的文珠庄以及文珠庄松露亭没有那么贵,但服务设施都非常好,此外还有好多规模稍小一些的旅馆和民俗,就不一一介绍了,在携程和booking上都可以定,个人觉得携程还挺好用的(逃)。 另外发源于文珠山的这眼温泉叫智惠之汤,在天桥立车站旁边就有它的温泉风吕屋,不过夜的游客也可以直接去泡汤。 天桥立就到此为止。这top5写得断断续续,终于逼近了最后一篇——人世间的极乐世界。 听说有真老板想打赏? 一分也是爱!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白癜风医院银川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