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村入户,察民情、听民声,改善基础设施,解决发展短板,狠抓产业脱贫,壮大集体经济,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他们用心血和汗水,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奔向小康的幸福路;他们用热情温暖贫困群众,拔穷根壮大集体经济,贫困村摇身一变幸福村...... 他们时刻把使命牢记心头,把责任抗在肩头,必须以实际行动激励、带动党员群众,向组织和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们就是安岳县年度“致敬最美的你”,身边道德榜样——最美脱贫干部↓↓↓ 安岳最美脱贫干部名单 蔡丽娟蔡丽娟,中共党员,现任安岳县委机关党总支书记,该同志自年担任石桥铺干拱村驻村工作组组长以来,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思路,对贫困户“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履职尽责、敢于攻坚,帮助干拱村户贫困户脱贫并实现稳定增收,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并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 村子要脱贫,转变思想是关键。坚持深入群众,驻村帮扶以后,作为驻村工作组组长的她,迅速组织驻村工作组和帮扶干部进行实地考察,逐户走访,全面准确掌握制约发展、导致贫困的主要问题、老百姓的真实想法和发展愿望,认真梳理了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村子要脱贫,改善基础设施是核心。她多次向县级领导、帮扶单位及相关部门积极寻求项目、技术、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年以来争取整合项目资金余万元解决村子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道路交通建设,强化水电设施建设,强化新村聚居点建设。 村子要脱贫,产业发展是基础。目前,全村流转土地余亩并全部种上了柠檬,柠檬园也给留守在家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每年可提供就业约人次,实现灵活居家就业收入20余万元。成立村级扶贫帮扶基金35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柠檬种植24户,发展核桃种植48户,发展优质水稻玉米种植57户,发展稻田养鱼14户,发展小家禽养殖47户,发展生态土猪养殖45户。 李建新李建新,.07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现在安岳县农林局工作,任安岳县农广校校长,年10月在李家镇双石村开展驻村农技技术帮扶工作。 作为一名扶贫村驻村帮扶干部,他走访吃透村情,为制定双石村脱贫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落实贫困户帮扶措施奠定了基础。根据双石村的自然条件、劳动力、种养殖发展现状,会同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一起,制定出了帮助双石村脱贫增收切实可行的产业扶贫规划。 作为一名专业的农技干部,严格要求自己,每月至少5天与与驻村工作组组长和村社干部一起深入到社、农户家中调研和蹲点。通过拉家常式座谈了解贫困户们存在的实际困难和产业发展情况,并帮助他们制定和落实帮扶计划。通过多次调研,反复走访,掌握了贫困村所需、贫困户所需,为驻村帮扶工作和产业发展服务对症下药打下了良好基础。 培育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一是探索建立了由73户贫困户和村集体联合协议入股,投资石河堰养鱼项目。二是建立了“党员示范户+贫困户”的合作养殖模式。在保障贫困户合作养殖收益的同时,成立山羊养殖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参与山羊养殖,帮助更多人致富。 李贤波李贤波从机关干部变成村里的第一书记,从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群众身边,从人大常委会的笔杆子变成农村的亲儿子,从村民冷眼相待到衷心拥护。 为改善村貌,他用心血和汗水积极协调争取,原需人均元以上才能修建的村级道路,经其努力老百姓仅投入元即修建完成,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奔向小康的幸福路,朝阳镇红门村这个偏僻落后的乡村正在李贤波的引领下慢慢蜕变。 李玉军自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李玉军结合工会工作实际,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筹划不断创新,多措并举开展各项扶贫助困工作。 深入基层调查摸底,谋划精准帮扶工作措施。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讲六定”工作法,对已纳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校准、核实、甄别。通过走访排查,摸清底数,查明致贫原因,为进一步精准扶贫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结合工会自身优势,打造帮扶品牌扶贫助困。结合工会自身开展困难帮扶、“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的优势,李玉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实行帮扶“双结合”,即:撒网式与结对式相结合;输血式与造血式相结合。 打造常规帮扶、结对帮扶、造血帮扶、法律援助四个品牌,助力脱贫攻坚,加快困难农民工脱贫解困步伐,贴心服务最大限度地扶贫助困。一是打造“常规”帮扶品牌,二是打造“结对”帮扶品牌,三是打造“造血”帮扶品牌,四是打造“法律援助”帮扶品牌。 贴近民生多措并举,推进精准帮扶大力实施。真情关爱、共享幸福,李玉军不断拓展帮扶载体,健全帮扶机制,针对走访核实后的贫困户,进行重新归档,做到困难原因清、经济情况清、生活状况清,建立工作台帐,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 借助困难职工帮扶平台,加大工会帮扶、送温暖等工作力度,多管齐下,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帮扶救助,对全县建档贫困户中的农民工实施工会精准帮扶六大工程:一是开展医疗救助,实施大病就医帮扶工程;二是拓宽助学渠道,实施金秋助学帮扶工程;三是积极筹措资金,实施自主创业帮扶工程;四是强化就业服务,实施就业培训帮扶工程;五是加强维权服务,实施法律援助帮扶工程;六是开展生活救助,实施送温暖帮扶工程。 刘玉梅刘玉梅,.4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现任安岳县永清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积极响应省农业厅“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行动,受组织安排,担任柑子村驻村农技员,积极踊跃加入扶贫队伍中,投身到第一线,服务于基层,与第一书记、村两委的同志一起,为柑子村的产业发展、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共同努力。 年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成立柠檬专业合作社,年9月23日成立了“柑子村柠檬专业合作社”种植柠檬亩,贫困户45亩,全村合计亩;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支部协助合作社的管理和指导;“柑子村柠檬专业合作社”将其他老百姓的土地流转过来经营,贫困户土地流转优先;贫困户柠檬苗由合作社免费提供,一户种植一亩,一亩种植柠檬苗60株,村两委组织合作社并为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组织助耕队免费栽植。 建立蔬菜育苗基地,柑子村是传统的蔬菜育苗村,老白姓是育苗能手,全村育苗的面积达到余亩。稻田养鱼,为特困户发展稻田养鱼13户,面积45亩,利用周转金购买鱼苗5.8万尾,年底渔产值达1公斤。培育了4户科技示范户和1户新型职业农民,给贫困户发展产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特色种植大户三户,其中一户种植黄精65亩,一户种植枳壳亩,一户大棚蘑菇,面积约12亩,现三户均在正常的发展中,带动了全村产业发展。 马志军马志军,四川省简阳市人,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资阳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现挂职安岳县清流乡线沟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他率先垂范,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身体力行带领村两委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该村基础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经过两年的辛勤工作,线沟村落后的面貌有了彻底改变。 马书记坚持将抓好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他确定以加强村委班子团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工作思路。作为第一书记,他坚持在村吃住,解决了“下得来”、“蹲得住”的问题,而且正确处理指导与领导的关系,解决了“处得好”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尽责不越位,倾力办实事,着力谋长远。 长期以来,线沟村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全村人民群众头疼的一件事,这也是阻碍线沟村发展的“瓶颈”。马书记上任后,千方百计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建招呼站等。如今,在马书记的努力下,这些基础设施都建好了,实现了群众多年来的夙愿。 唐德双唐德双,现年38岁,现任安岳县长河源镇党委组织委员,年9月起任长河源镇黑塘村第一书记。 年9月,时任县新闻中心通联站副站长的唐德双,被派到了积贫积弱的黑塘村。这里基础设施薄弱,没有主导产业,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甚至对这个下派的第一书记扶贫持怀疑态度。然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村民的看法。 唐德双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为群众答疑解惑,逐户制定脱贫措施。同时他发现,黑塘村77户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就占到了70%以上。他与村两委商议,把解决贫困户就医的问题作为扶贫工作的第一靶向。 年10月,黑塘村引进安岳县“柠檬来了”生态柠檬专业合作社,集中成片种植柠檬树,流转土地多亩,其中贫困户土地流转43.4亩,吸纳12户贫困户18人长期在园务工,人均年增收0元以上。村里还与合作社合作,投入20万元建设标准化柠檬种植园,带动32户贫困户79人人均增收1元,村集体经济保底分红年收入2.5万元。 目前,村里修起了宽阔的道路,卫生室、文化室、大舞台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收入持续稳定有保障。年,该村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极高,顺利通过了省市县三级验收评估,被评为安岳县“四好村”、资阳市“四好村”、资阳市文明村,年底通过省级“四好村”验收考评。 陶继燕陶继燕,4.12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工作于安岳县农林局,年开始在两板桥镇自生村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同志按照“一次安排,一包到底,不脱离帮扶对象”的原则,以改善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结队帮扶联系对象张书贵一家制定出帮扶措施。 通过结对帮扶找出其致贫原因:家庭成员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农业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为较弱,只有张书贵一个劳动力(母亲80多岁,女儿七八岁),无固定经济来源,缺少技术,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生产。 通过对其家庭情况了解,帮助指导提高种植,增产技能,多次不定期对其进行走访探视,对其家庭成员进行政策灌输及法制宣传,使其及时了解掌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并对其女儿给予生活上支助。目前,张祖贵一家依靠农业增产,发展养殖业,如期脱贫。思想上也从当初的刁民变得对政府、村社充满感激,确保该贫困户于年如期脱贫。 徐铭伟徐铭伟,医院派驻和平乡五井村担任第一书记,借挂联县领导王主席力量,立足高远,定脱贫规划,争取项目资金,强化了各项工作保障;二借“娘家”力量,医院优势资源,守护百姓健康;三借党委政府与包村干部力量,充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四借自身优势,与村社干部拧成一股绳,与老百姓一条心,为群众办实事、解民扰;五借农技员力量,保障产业发展有人问,不懂技术有人教,确保了我村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两年多来,他充分发挥“五个一”帮扶力量的引领作用,紧紧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绘制了“产业强村、文化兴村、和谐富村”蓝图,打“农旅结合”牌,走生态度假路,建花园式乡村长效脱贫产业初见成效。 刚到村时,五井村给我的印象是家底薄,发展仍然滞后,村里因病致贫人口多,村民对我的到来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有的人甚至投来怀疑的目光:“一个城里的年轻人,镀金来的吧?”然而这并没有影响我为五井村谋发展的热情,反倒让我更冷静,我相信“一些群众表现出的冷漠,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们想要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走访,他认为,五井村最需要的是发展,但又不能盲目的发展,特别是要围绕“农”字做文章,让群众能从中受益。五井村群众的发展热情被激活了,依托近亩莲子产业园,成立“安岳县青莲谷莲子专业合作社”,聘请农技专家传授栽培技术,壮大了莲子特色产业,村民到合作社的务工收入和土地流转金就达40余万元;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流转近亩荒山林地,建立了1平方米的“闲云林下养鸡专业合社”,通过“党员示范+合作社+贫困户+农技专家”养殖起跑山鸡近只,让部分贫困户户均增收余元。 为改变村组道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窘态,在上级支持下,我争取到项目资金近万元,组织村民筹资余万元,建成通组水泥硬化路近10公里。方便了百姓出行。 未来,他还将紧紧依托“五个一”帮扶力量,坚持围绕打健康长寿牌,走生态度假路,建花园式体验区,实现群众添活力,产业增动力,产值提效力,用活各级资金,推行整村流转,逐步建设五井村“一带二点三区”美丽新村蓝图。 尹贵林尹贵林,县卫计局党委委员、机关总支书记,长庆村脱贫攻坚驻工作组组长。自接替李长久同志担任组长,与机关29名帮扶干部一道实施“机关党建与村委党建联动促进思想脱贫,做实‘六个一’帮扶出实效”,强化基层堡垒、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与贫困人口一道脱贫致富奔小康。 年,在县脱贫办的指导和大埝乡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他和局机关帮扶干部一起致力于长庆村的发展、贫困人口的增收。目前,已建成通村硬化路4.5米宽5公里、3.5米宽2公里;生产生活便道2.5米宽2公里。集体经济收入截至年9月底达人均35元。投入近80万元,已建成党群服务中心1个(文化室1个,便民服务室1个,卫生室1个),网络覆盖达%。 按照“一超六有”标准,实现户人贫困人口脱贫:截至年9月底,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3元以上;全村危房改造户,已完成户(其中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14户,C级危房改造23户),达%;义务教育、广播电视、安全用水、安全用电、医疗保障均达%。按照“一低六有”标准,实现长庆村退出。 先后接受省市县考核验收评估;全县的月重点考核中,年连续7个月高居全县第一名;先后接受市县领导调研指导13次,接受中省39家媒体到村现场采风,接待兄弟贫困村学习交流8次。 你心目中的“最美脱贫干部”有哪些?赶紧为他们打call↓↓↓ 〔20328〕安岳新闻内容提要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前进的根本力量——二论习近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召开第38次常务会议;安岳农商银行举行开业暨银企合作签约仪式; 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 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丹到我县调研抗旱工作。 安岳电视台 向你推荐 太方便!四川年内全面推行可跨城、跨省刷卡公交“一卡通” 生儿子有啥用,昨晚全国都在看这个视频...... 谁还买熨斗啊,洗衣液瓶剪两刀,衣服1秒变平整,太聪明了 吓死了!喜欢用棉签掏耳朵的赶紧看看吧! 如果你有航空、航海、高铁梦, 也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机会来啦!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面向安岳招生 凡满15周岁及以上的初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安岳县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信息来源:安岳电视台 编辑:张有玲 主编:唐 腾 赞赏 长按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的价格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