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13569.html

金华古称婺州,因“地处金星与婺女争华之处”得名,下辖八县,又称“八婺”。自三国吴宝鼎元年始设东阳郡建置以来,有着多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素有“文献之邦”“江南邹鲁”的美誉。在“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婺学精华中,清廉作为“义”的重要内涵,在千百年岁月洗礼中始终散发着恒久的精神魅力。

金华古子城洪兵/摄

贤臣廉吏德泽后世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在浙江金华这片钟灵毓秀之地,自古涌现出诸多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贤臣能吏,他们的遗风也成为滋养这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源泉,让这座城市充盈着浩然清气。

在金华江畔,古子城已经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是金华的根脉和灵魂。它的骨子里,流淌着“清廉”的基因。

在其北端的酒坊巷内,坐落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太史第”。自宋至清的近千年间,这里是数家名门的别院宅邸,北宋名臣潘良贵、南宋宰相叶梦锡、清代名臣朱之锡等都曾在此居住。不同时代的先贤,让这座宅邸延续着、充溢着一尘不染的清气。

《金华府志》《金华贤达传》《金华先民传》,均记载着廉臣潘良贵的生平事迹。潘良贵个性耿直刚正,为官清正廉明。有人私告良贵,愿为引荐。良贵回禀:用人以贤,不可私意授受。时任宰相蔡京父子屡欲与之结交,均被其拒绝。靖康元年,宋钦宗问潘良贵“谁可为相”,良贵力排奸佞,主张起用新人,被执政者认为狂妄,因此降职。但良贵初心不改,终生守廉,被称为“清潘”。

同样嫉贪如仇的还有后来居住于此的朱之锡。他于顺治十四年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提督军务。其任职期间,为了严肃吏治,惩治贪官、玩官的朝奏就达15次之多。更值得一提的是,朱之锡寓仁教于大法之中,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做到了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令则必行,禁则必止,赏罚分明,以清吏治,以安民生。”对被弹劾罢职的官员,朱之锡都会给予生活上的出路,甚至自掏腰包给予资助,被处置的官员既后悔不已,又感激不尽。此外,朱之锡还连续5次向朝廷上奏《申明激劝大典》,对贤否勤怠分别举报,隆重奖励河属各有功之臣。因此在其任职期间,治河工地上不断涌现出清官好官。

在金华永康,一名体恤百姓、清正廉洁的北宋名臣被后世供奉。当地的方岩山上,香火不衰的胡公祠,供奉的正是被毛泽东推崇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胡则。宋端拱二年,胡则考中进士进京为官,在47年宦海浮沉中,始终宽刑薄赋、勤政爱民。其为官期间经手钱财数以万计,却两袖清风,毫发无沾。明道元年,江淮一带遭遇百年大旱,“百年之积,惟存空簿”,胡则直言劝谏,奏请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为百姓世代铭记。

悠悠婺江,千年往事。一代代廉吏身上的清廉品德浸润滋养着这方水土,在民众记忆中代代相传,在岁月变迁中熠熠生辉,成为金华城最深刻的人文印记。

千古家训百世传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骨髓,家风教化的观念亦是代代相传。在金华的悠久历史中,醇正向善的家风也是涵养清风正气的重要文化密码。

十五世同居,历经三个王朝,横贯三个世纪,宋元明三代正史为其列传……在金华浦江,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的郑义门,至今已经整整闻名了多年。促使这个家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关键,是列有条传世家训的《郑氏规范》。“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郑氏家族以廉俭孝义治家闻名于世,对出仕为官的族人要求更是极为严格。从宋元到明清,数百年间郑氏子孙中有人为官,竟无一人因贪墨而被罢官者,为世人所称道。

奉行先贤之风范,世代相传而名人辈出。在金华的历史上,得益于醇厚家规家训的滋养,形成了不少名门望族。

磐安县的羊氏家族就很典型。羊氏本为泰山望族,自汉至南北朝,名士贤臣辈出。前有“悬鱼太守”羊续,后有征南大将羊祜,子孙代以“清德”自守,享有“九世清德”的美誉。唐末,羊氏一支迁徙来到浙江磐安,大皿村的先祖羊愔以羊祜《诫子书》为蓝本,总结出了“悬规、植矩、诒勤、师俭、有孚、谦益”十二字家规箴言。千百年来,大皿羊氏族人遵循先祖家训,耕读传家,“羊氏清德家训”文化也流芳至今。

金华武义的吕氏也是良好家风家训的受益者。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婺学领袖吕祖谦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他开创的“婺学”,和朱熹开创的“闽学”,以及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开创的“心学”成为南宋理学三大学派,推动了南宋学术的发展和繁荣,是中国思想史上“坐标式”的人物。不仅如此,当时,吕祖谦所属家族东莱吕氏还是人才辈出的大家族,八代出过17位进士、5位宰相。这主要受益于良好的家风家训,到吕祖谦时,他把这些家规家训进一步规范整理形成了以“清、慎、勤、实”为主旨的《家范》,又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宋史》赞之为“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

寻历史悠悠,觅家风缕缕。如今,在金华“八婺好家风”工程推动下,兰溪诸葛村、婺城盘溪何氏、磐安羊氏、金东沈氏、东阳葛氏等一批传统家规家训展现出了新的精神内涵,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廉文化资源,进一步涵养清正的党风政风民风。

大道之行信义金华

义利并举,以义为先,信义金华,千古风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信义是金华的文化坐标和精神皈依,也是凝聚一方民众的精神纽带。

悠悠婺江边的八咏楼,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而闻名于世。这里,还见证着明末兵部尚书朱大典舍生取义的悲壮历史。顺治三年三月,清军攻克浙东,兵临金华城下,招降明末兵部尚书朱大典。朱大典撕裂诏书,并杀了招抚使,率领部将固守金华城。最终,朱大典被围困于八咏楼,誓死不降,与子孙幕僚引燃火药自焚而死。朱大典殉难后,百姓自发为他立祠塑像,以表达对他的敬慕和怀念。朱大典大义凛然的气节,就连清政府也为之折服,赞其“浙东死事之烈,未有如大典者”。

纵观历史,每当国家危难的重大关头,金华总是会涌现出一些敢于舍生取义的信义之士。从古代的骆宾王、宗泽、范俊、郑刚中、王袆、吴绛雪,到何炳松、郑苹如,他们在金华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信义的光芒。

翻译《共产党宣言》,留下“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著名故事的陈望道就是坚守信义,不徇私情的典范。当年,陈望道的儿子陈振新报考复旦大学差了3分,校方有人暗示可以先招进来,但陈望道一口拒绝,绝不开这个“后门”。后陈振新考入同济大学通信与自动控制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复旦工作。陈望道找陈振新谈话,告诫其要好好工作,一般复旦老师犯了错误可以原谅的事情,你绝不可以。

陈望道翻译完成《共产党宣言》的百年后,市场经济已波涛汹涌,一代代后来人仍忠实地传承和践行着革命前辈的初心和使命。

“改革先锋人物”、原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一直为当地百姓感念。人们不仅感念他带领义乌县作出“开放小商品市场”的正确抉择,更传颂着他在义乌“无一处房产、无一间店面、无一支原始股”的“三无”境界,其心底无私的廉洁品行也被人们所称道。某年年底,司机送谢高华回老家过年。当车开到城西时,驾驶员停车下去了一会儿,有个承包荒山的养殖专业户撑着雨伞到车窗旁与谢高华打了个招呼。当司机重新启动车辆时,谢高华忽然叫停问话,“刚才他来做啥?”当听到有一桶鲜鱼放在车上,是送他带回家过年招待客人用的,他坚决要司机调转车头,把“年鱼”送还方休。

人无精神不立,一座城也应当具备特有的精神气质。近年来,金华挖掘城市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总结提炼“信义和美、拼搏实干、共建图强”的新时代金华精神。金华在新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道德榜样,如孟祥斌、王选、孙炎明、陈斌强、潘建伟等“一城五人”感动中国,他们身上传递着崇信重义的清气,汇聚成一股延绵不绝的清流,有力推动崇尚清廉、践行清廉、呵护清廉成为新时代的新风尚。(作者:浙江省金华市委书记陈龙)

永康方岩山胡公祠汤兰香/摄

白沙溪三十六堰润民心

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的白沙溪三十六堰至今已有1余年历史,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日前,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浙江省第六个、金华市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西汉末年,卢文台任步兵尉,官至辅国大将军。后来,王莽篡汉,卢文台厌倦官场生涯,率领36名亲信隐居到金华南山辅仓(今金华沙畈乡亭久村),垦荒种地,自食其力。

当时,白沙溪水流湍急,两岸农田晴则旱,雨则涝,天灾连年,民不聊生。卢文台眼看百姓受苦,心急如焚,于是,决定筑堰治理水患干旱。他亲自制订规划,全面踏勘建堰地形,率部将和当地百姓昼夜在白沙溪上,打桩、填石、砂浆,利用河流水势落差拦水筑堰,开渠引水灌田。受制于地形和当时的施工水平,拦水堰多次被大水冲毁,却屡毁屡建,先后筑成了横跨45公里,水位落差米的三十六座堰,使原来的白沙溪流域农田成为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沃野数百里的粮仓。

为彰表卢文台功绩,历代朝廷对其先后七次追封,百姓尊称其为“白沙老爷”。新中国成立后,白沙溪上修建了沙畈水库和金兰水库。目前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农田达27.8万亩。三十六堰传承千年,卢文台治水精神激荡古今,滋润良田的同时更勉励后人当以水为镜,水清则政明。(作者:浙江省金华市纪委监委傅卫红)

浦江郑义门纪晓语/摄

骆宾王公园思宾王

在义乌市中心,有一个闹中取静、游人如织的骆宾王公园。据考,这里曾是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的祖居地骆家塘遗址,幼年的他就在此地写就了著名的《咏鹅》。

骆宾王,义乌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唐高宗调露元年,骆宾王从长安主簿任上,提拔为御史台侍御史。御史台的职责是负责“纠举百僚,推鞠狱讼”,是朝廷的监察官。骆宾王上任后,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即使同事、上司找他通融,他也坚持要主持正义,办案重证据不念人情。这样刚正不阿自然会触动利益集团的痛点,他们千方百计寻找骆宾王的过错,终于将他迫害入狱。骆宾王身陷囹圄,清廉自守的品行却丝毫不变,在狱中写下又一名作《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清廉自守、刚正不阿的形象被后人载于史册。义乌拥有“宾王”二字的地名不胜枚举,是对骆宾王的最好纪念。(作者:浙江省义乌市纪委监委汪芷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hj/122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