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太平天国历时14年,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既承担着反封建反压迫的历史使命,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也承担着反帝国主义反侵略的时代任务,体现了近代世界史上的许多民族国家反帝反封、争取国家民族独立复兴的特点。但在坚持14年轰轰烈烈的斗争后却最终失败了!一般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其领导层内部斗争过于激烈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年的“天京事变”作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其内部权力激烈斗争的最集中体现。而年石达开出走天京则是太平天国内部权力斗争的又一典型体现,他的离开使得太平天国政权更为不稳和衰落,“国中无将、朝中无人”的窘境更为凸显。尽管天王洪秀全迅速提拔了一批青年将才,如陈玉成、李秀成等人,但许多人认为石出走带走的那一批人当中,能人众多,是早期太平天国的支柱性力量,其此举无疑给本已衰败和脆弱的政权雪上加霜,加速其败亡。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翼王石达开带走的其中一员大将——彭大顺。

彭大顺(?~.5),广西贵县人,太平军翼王石达开部下将领,百姓称之为彭大王。年石达开被迫出走天京,彭大顺作为石达开一员大将,跟随石达开独立行动,为右一旗大军略、扩天燕。年9月,彭大顺率部起义,与石达开公开分裂,并与朱依点等率部20多万人“万里回朝”,辗转广西的柳州、融县(今融水),湖南的绥宁、城步、武冈、道州、永明,江西的崇义、南安、瑞金入福建省。年1月,占领汀州(今长汀),3月攻克连城,5月9日,在姑田乡作战中被该地地方武装力量的一童子兵击中心脏,受重伤身亡。

历史上对彭大顺的记载不多。太平天国前期能人太多,所以他在前期的主要功绩不显。关于彭大顺的记载,最主要的就是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出走天京后的记载,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他带领部队起义脱离石达开,率20多万人“万里回朝”的事件。这是太平天国史上的大事,所以对起义人物有详传纪述。但由于文献多已被毁,所以有记载的事迹也不多。

年后彭大顺随石达开出走天京,从赣往浙、闽、湘、桂征战,战功卓越,被封为右一旗大军略,后封扩天燕。但好景不长,年9月同石达开分裂,与朱依点等率部20多万人“万里回朝”,以白巾白衣为号,践行他们自己所说的“一片赤心,万里回朝,扶主保驾”的口号。

彭大顺为何愿意追随石达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彭大顺追随石达开,除了远离天京权力斗争漩涡外,我想,不外乎也志在外建功立业。因为此时的石达开,是除天王外唯一仅存的首义六王之一个,威望如日冲天,是军民眼中的绝对战神,无数次将中兴名臣曾国藩逼近绝境,乃真英雄,真王者。追随翼王,必定能像他所说的“亦可以为元勋”。而在最开始,奋勇拼杀的彭大顺却也屡立战功,颇受翼王信赖,一度做到翼殿右一旗大军略、扩天燕等要职。但为什么彭大年在追随石达开2年多厚,却又公然脱离石达开,率部众回天京呢?

我想,现实与理想之间,总存在着差距: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追随石达开的彭大王投资错了!石达开出走天京之后并不顺利,过着东躲西藏、流离失所的日子。尽管在一开始他们获得一定的胜利,但在后期,石达开带领的军队征战频频失利,在面临清军围追堵截,自身弹尽粮绝和部队将领离散的困境之下,被迫南下、东躲西藏、食不果腹。彭大顺、朱衣点等人在现实的毒打下,与石达开观点产生了分歧,于是起义带领部队离开。

石达开出走天京后,彭大顺随石达开在赣、浙、闽、湘、桂五省辗转征战了三年,多年征战中,彭大顺认识到了石达开走的分裂路线对太平天国的严重危害性。这对于内心还忠诚于太平天国的彭大顺而言是十分挣扎的,他一面忠于自己的国家,一面又不愿意背叛自己的主将石达开,但矛盾彻底爆发是在年。

为了太平天国,在石达开倍受重创,军队驻扎在他的老家广西,将士们都纷纷起义时,彭大顺还想对石达开加以劝导。彭大顺与朱衣点、汪海洋等向石达开建议:先在翼王石达开的家乡南宁、贵县一带休整,顺便招集兵马,再迅速返回天京,与天王合兵。但彭大顺等人的建议未被石达开接受。政见上的分歧和现实的毒打,使得彭大顺走上与石达开公然决裂的道路。

于是彭大顺率领豫爵吉庆元、朱衣点、黄祥胜、汪海洋、汪花班等倡首,号召他们起义反抗石达开,将近二十多万人的将士欢欣鼓舞地响应,他们立遵照太平天国制度颁发印信,誓师回朝。这一支以彭大顺为首的反抗石达开分裂路线起义回朝的军队,从广西出湖南,经江西向福建挺进,一路上高歌猛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下汀州,连城等地。

起义大军在汀州休整过年,打算到暮春时班师回朝。但正在作出发的准备时,爆发了一场小战斗,彭大顺没能如愿回京,重伤身亡。

当时彭大顺在攻克长汀后,二月又攻下连城,扎营在县城孔庙。此时太平天国灾害频发,饥荒严重,为了给江西的太平军筹集军饷和粮草,彭大顺向城关及周边的乡村发出缴饷告示,一旦抗交的,太平军则发兵征讨,武力筹饷。但当时太平军内部的管理已混乱不堪,军纪败坏,手段残忍,因此遭到当地民众的激烈反抗。

当时有个属清流县管辖的迪坑村,距迪坑村一里余有个自然小村叫黄泥盘,曾经出过江昭涓、江昭严两名进士,而江昭严曾在汀州任知府,在辞官归里后,聘请他一名有武艺的堂兄弟江昭翰,组织了一个22人的童子兵保护村庄。江昭翰就带领他的四个儿子及村中青年,抗缴粮饷,彭大顺就此下令发兵征讨迪坑。

当时正处于四月,春耕时节,守备松懈,彭大顺于夜半发兵,清晨就到了楼梯岭。当放哨的长龙炮响时,黄泥盘的童子兵来不及应战,太平军过孤老土段进枫树岭,随叉道兵分两路,一路直插迪坑村,另一路太平军到了腾云背坑,彭大顺挥舞着大刀,率军部将带头冲杀。而江昭翰父子五人也带着童子兵们激烈抵抗,其中江昭翰的第四个儿子江于榜,缠住彭大顺不断厮杀,彭大顺一着不慎,被江于榜这个小兵反手重创心脏部位,身受重伤。而江昭翰等人渐渐不敌,陆续被击杀,只有江昭翰的大儿子趁乱逃脱,但彭大顺则因伤在心脏,难以治愈,在返回连城后就不治身亡。

迪坑村不久就被太平军血洗,而彭大顺的遗体运回县城孔庙殓入棺椁。有传说,为了防止报复盗墓,举行法事做“七”,在七个“七”的四十九天中出殡四十九副棺木,抬向各不相同的山场埋葬,以迷惑众人,但记载已失,真实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彭大顺率领部下起义反抗石达开分裂路线,“万里回朝”,誓师回京。这是一场几十万将士明辨是非的正义斗争,也反映了太平天国将士的忠诚与悍勇,而彭大顺则是这一群志勇之军的代表,他们也用行动表明了为何太平天国能在短短几年内就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但百姓口中的彭大王,石达开的一员悍将,却死于童子兵手中,结束了其一生既不出彩,也不辉煌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hj/123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