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读《黄帝内经》贵在妙悟,不可分神,更不可走马观花,否则,会错失许多智慧哲理。无论何时,打开这部经典,在黄帝和岐伯一问一答里,总有一股清流浮现出在眼前,你不得不稍作停留,握着一支彩铅,慢慢地记载下来。

一些对话,一些情景,让人物肖像渐渐清晰可见。甚至你会由此去想象人物的表情,他们言语的模样,对视的双眼莫名地跳跃着智慧的光芒,隔着漫漫的时空,你在点点的回味里,发觉自己沿着时光轴一跃向前,走进那个神奇,走进那个药香。

皇帝与岐伯的对话,给《黄帝内经》留下

那个时代是那么远古遥远,他尽然孕育着那样多的哲理,你在工作生活之时似乎明白了自然属性当中的意味。一代医圣张仲景"救死扶伤"、"妙手回春"之神作在世间息息传承,扁鹊使人"起死回生",华佗凭"神目"做手术,更有孙思邈升天成仙一说。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在同病瘣抗争中,药物治疗效果,成为了神奇般的存在。幕幕演绎,让你浮想联翩,并为这样的阅读而快乐不已。

《内经》按照各脏腑的作用性能而分归为五脏六腑,并运用阴阳统一法则来解释脏腑之间的关系,是功能的主脏气。藏而不泄属阴,六腑功能主传化物,泻而不藏,属阳。

根据阴阳学说的概念:阳主表,阴主里;这就是脏腑的表里关系。肺合大肠,心和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这种脏腑相结合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循环路线,而定义的。每一经都属一脏或腑。如手太阳肺之脉,下络之肠上隔属肺,在生理病理上这种相合也是有事实可见的。脾和胃就是经常相互影响致病,又如小肠有火,口舌生疮,舌为心之苗。

内经认为五藏上通七窍,外合皮毛血脉肌肉,外通四肢百骸,这说明内脏与全身各组织也是相关的。

五脏的作用是储藏精气津液,六腑是主出纳转输。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这些"藏象"和"脉象"给中医爱好者,提供了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

时空对话,给《内经》注入了无尽的哲理

《内经》明确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四气,地食人以五味;这说明人与天地自然的统一性。如风伤筋,燥胜风;热伤气,寒生热并认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这都强调了整体观念。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给我上了一堂对生命科学的深度认知。

中医讲"辨证施治,随症加减",配什么药,重多少克?很是讲究。方剂又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其中君药居方中之首,不可或缺。

一株小草显奇功,一缕药香飘古今。

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寒热温凉,君臣佐使,演绎着天地人之间变化无穷,通畅和谐的规律;化作良方,济世苍生。

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不仅被它的博大精深所折服。几千年以来,它一直是炎黄子孙寻求健康养生袪病的法宝。

《黄帝内经》养生祛病的智慧使我受益匪浅,那便是"治未病"思想,这个思想一直传承到现在,不要等到已经生病了再求医,要在还没生病的时候做好预防。"治未病"思想在中基中分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重点在于养生,既病防变重点在于能够预测疾病的发展,防止疾病进一步深化。深刻理解五行传变和表里内外传变的关系,当病位在肝时,要防止疾病会向心和脾发展;当病变在皮毛时,要防止它向经络肌肉脏腑深化;从经络辩证讲,当病位在太阳时,要防止它传病到阳明。一个好的医者,当应做到"治未病"。

读《黄帝内经》贵在妙悟,静在自然。

《黄帝内经》基本上是采用对话的形式,记录皇帝与岐伯等人的对话。以与岐伯的对话为主,基本上采用皇帝问,岐伯答的形式。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中医有望闻问切。人和自然越和谐,越至善,中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天人合一。

大凡经典之作,绝妙之文,无一不是在静心思考下完成的。可以说,没有静气,难生才气,也难有《黄帝内经》醍醐灌顶之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hj/124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