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编者按乡村生态振兴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三明市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围绕“山更好、水更清、林更优、田更洁、天更蓝、海更净、业更兴、村更美”等八个方面目标,持续推进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造“绿盈乡村”品牌,推动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生态振兴村建设,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实践,成效凸显。

近年来,清流县嵩口镇以学为基,以谋为先,以干为要,以效为本,巧打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环境整治“五张牌”,致力走好具有嵩口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巧打“党建”牌,让基层更有劲头

始终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党建导向,加强村级“头雁”储备,新选拔储备县级产业带头人2人、后备干部3人,逐逐人制定跟踪培养计划,落实重点部门跟班锻炼。多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4个贫困村争取光伏电站电价提升,通过提取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提高烟叶税返还比例等方式,年全镇12个村村集体经济均实现收入10万元以上。

光伏发电

村级党建长廊

巧打“产业”牌,让农业更有搞头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加快打造以农林渔业为起点的全产业链。大力发展特色农林种养植,蓝莓、莲子、蜜雪梨等采摘基地不断壮大,林下种养产业发展良好,全镇共有黄花倒水莲、铁皮石斛、仿野生灵芝等林下种养示范基地9个共3.1万亩,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创新发展理念,提升渔业产业附加值,将渔村、花海、森林康养等元素融合,打造成为网红打卡点—沧龙水乡渔村,全年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带动全镇农家乐及农产品消费50余万元,形成村财、村民双增收的良好局面。

林下种植黄花倒水莲和仿野生灵芝

沧龙河前水乡渔村

巧打“生态”牌,让农村更有看头

创新建立农村人居环境评比“红黑榜”机制,深入开展集镇管理重点问题集中攻坚行动,组建5个专项小组对镇容街貌、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开展常态整治,人居环境水平不断提升。突出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完成高赖、邱寨、马排、梓材等4个村庄余户房屋建筑风貌改造提升,在镇区沿线公路新增56处精神文明公益广告及平米墙绘,镇村颜值再刷新高,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

精神文明公益性广告

四、巧打“民生”牌,让农民更有奔头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大,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群众的幸福感更强、获得感更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年顺利通过省级脱贫攻坚评估调研及质量验收。争取资金余万元推进镇区第二水源点、范罗线范元至沧龙公路改建工程、闽江防洪工程三明段(三期)清流嵩口段等民生项目建设。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嵩口小学教学楼、综合楼、艺体馆等项目投入使用,召开奖教奖学表彰大会,镇村奖励优秀教师、学子48名10.8万元。

镇区第二水源点

五、巧打“治理”牌,让乡风更有说头

充分激活乡贤“细胞”,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引导村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乡贤化身“酒席总管”,从节约村民开支、形成良好风气出发,预算人数、把握桌数、安排分量,引导村民文明操办酒席;成立乡风评议委员会,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行为进行评议并给予纠正,对见义勇为、家庭和谐等好人好事行为大力弘扬。成立“乡贤调解室”,凭借乡贤“威望高、信誉好、地熟、人熟、事熟”和为乡亲所信任的优势,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乡贤参与矛盾纠纷调解

来源:清流县委乡村振兴办

扫描上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ly/10236.html
------分隔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