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10-31/181029.html 在清流,有人养溪鱼致富,有人养羊发羊财,而清流灵地镇80后小伙黄军却选择养泥鳅,想水中捞金。 9月16日,记者来到灵地镇杨源村盛源水产养殖基地,只见黄军正忙于投饵喂食,在池中生活了5个多月的台湾泥鳅在水塘间穿梭觅食。据黄军介绍,下个月台湾泥鳅即可上市,目前个头是普通泥鳅的四五倍。 黄军早些年与朋友在厦门从事贸易工作,高峰时一年可赚30多万元。近些年,从事贸易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渐渐暗淡了,他想转行做点别的行当。做什么呢?在厦门期间,他认识了一位台湾朋友,得知养殖泥鳅前景好,能赚钱,在浙江就有人养殖台湾品种的泥鳅,这种泥鳅比普通泥鳅个头肥大四五倍,养殖周期仅为四分之一,市场价格却高出两倍。黄军细想,小时候常常看到老家青壮年,打着松光火把,带着泥鳅叉到田里捉泥鳅,一晚下来收获不小,这些年,农民为增产增收,把农药化肥投进田里,导致野生泥鳅越来越少,泥鳅市场供货紧张。黄军眼前一亮,觉得“水里捞金”的机会到了。于是,他先后两次到浙江等地考察,还带回一些台湾泥鳅请村民品尝,这种泥鳅个头大,肉质结实鲜美、没有土腥味,让大家大饱口福,并达成共识:养殖台湾泥鳅“钱途”看好。 去年,黄军把厦门的公司转让,带着90万元回老家,与老家一发小一起投入多万元,聘请台湾专家做技术指导,建起盛源水产养殖基地。今年3月份,基地引进了万尾细如绣花针的台湾泥鳅水花苗。 “在暂养池用豆浆、蛋黄等喂养的水花苗已熬过高危期,60%的泥鳅苗成活,并长到了普通泥鳅的大小,这样算来,与直接引进幼苗相比自然节省了不少成本。”黄军欣慰地说。 “泥鳅不怕缺氧,吃的也简单,接下来的喂养难度不大。”黄军介绍,泥鳅可以用鳃、皮肤呼吸,水中缺氧时,它们就会把脑袋伸出水面直接用口呼吸;台湾泥鳅不钻泥、不冬眠,长期在水中活动,四季都能进食,因而生长速度特别快。 可毕竟刚试养,他们的顾虑也不少。“最担心的还是销路问题。”于是,黄军与伙伴做了分工,他负责市场,伙伴负责养殖。平日里,黄军坐在电脑边上,搜索泥鳅的市场行情,前不久,他在网上认识江苏、广东的水产批发商,几经交流,并与批发商达成了购销协议。经销商答应,基地的泥鳅他们将以每公斤40元的价格负责全部收购,销路问题解决了,黄军对泥鳅养殖更是信心满满。他和记者算了一笔账,基地今年养殖面积60亩,以目前长势,一亩可产公斤左右,这样亩产值就可达到5万多元,基地一年产值就可达多万元。 说到收成,黄军笑了,他打算,明年把重心放在孵化上,按照“公司+农户”的形势,统一种苗,免费提供技术,带动周边群众一起“水里捞金”。 (来源:三明日报沈昌培) 清流人(20)——清流人自己的港湾。地方特色、人文地理、地方新闻、生活点滴,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欢迎来稿!投稿信箱:phizcatqq.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ly/112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