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

省宜居办日前公布年“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村庄名单,我市共有90个村庄列入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千村整治”村庄名单。

其中,美丽乡村景观带上的村庄19个。

仙游县盖尾高速出口至南门美丽乡村景观带6个,即鲤南镇玉塔村、玉田村,榜头镇泉山村、溪尾村、龙腾村、象塘村;

涵江区蒜溪美丽乡村景观带1个,即江口镇上后村;

秀屿区东庄镇南侧临海沿岸美丽乡村景观带9个,即东庄镇苏厝村、栖梧村、东庄村、白山村、厝头村、苏田村、堤头村、东沁村、锦山村;

湄洲大道美丽乡村景观带3个,即湄洲镇东蔡村、莲池村、寨下村。

 城市进出路口干道两侧村庄6个,即仙游县赖店镇坂头村,郊尾镇东湖村、染厝村;

荔城区拱辰街道西洙村;城厢区华亭镇五云村;秀屿区月塘乡砺山村。

  六江两溪1公里范围内的村庄8个,即仙游县大济镇汾阳村、坑北村,度尾镇中岳村,盖尾镇岭头村,龙华镇团结村、新峰村;城厢区华亭镇万坂村、湖头村。

旅游景区周边的村庄9个,仙游县西苑乡凤山村,钟山镇钟山村;

城厢区常太镇东青村、岭下村、马院村、常太村;涵江区大洋乡院埔村、大洋村,梧塘镇九峰村。

福厦铁路沿线米范围内的村庄14个,即仙游县枫亭镇和平村;城厢区灵川镇径里村、柯朱村、云庄村、书峰村、桂山村,东海镇上图村、利角村、上亭村、坪洋村,涵江区三江口镇洋中村、高美村、杨芳村,白塘镇南埕村。

此外,还有其他区域的村庄34个。

  记者还了解到,90个村庄中有10个村庄列入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名单,具体是仙游县榜头镇泉山村、溪尾村,社硎乡白洋村,涵江区江口镇上后村,秀屿区东庄镇栖梧村,城厢区常太镇岭下村、马院村,灵川镇径里村,荔城区黄石镇定庄村,湄洲岛湄洲镇东蔡村。

延伸阅读:新莆田24景

1.梅寺晨钟---梅峰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胜利路中段,古代又称梅子冈,因此山遍植梅树而得名。隋唐时,梅峰仅有座观音亭。宋神宗元丰八年(年),梅峰的所有者李泮固求观音喜得贵子,舍梅子冈山地多亩,扩建为佛教庙宇。

2.南山松柏---广化寺又称南山广化寺,坐落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麓(又名南山),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年)。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3.木兰春涨---木兰溪水利建设历史悠久,莆田兴修水利始于唐代初期。大桥北岸起荔城区张镇村,南岸接新度镇港利村,横跨木兰溪,全长米,主桥长米,为整体连续梁,两边引桥各长米,桥面宽37.5米。

4.湄屿潮音---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东方夏威夷”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2亿妈祖信众信仰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湄洲岛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辖岛,位处湄洲湾口,距大陆约3公里,是妈祖的诞生地。

5.塔江渔唱---东埔塔林

6.锦江春色---江口镇系江口的古称,上靠福清新厝,下连涵江,东南濒临兴化湾,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三春时节,满溪碧涨,两岸桃红柳绿,娇艳欲滴;海上银波粼粼,轻舟点点,呈现出航运、捕捞的繁忙景象。

在溪海交接处,建有石桥,名曰江口桥,又名尚阳桥,与福清市相接,为省市交通要冲,是人来客往的必经之处,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之称。

锦江春色共有十个景观:

一、江桥夜月:?芦溪入海处,现有连续三桥夜间桥灯与月光同辉相映,分外迷人;

二、古寨夕阳:锦中山岗上的“迎仙寨”,夕阳照映一片通红,秋芦溪口,已沉浸烟波中昏昏蒙蒙;

三、雨堤烟树:雨天站在江口桥上,东望江下海堤直奔东去,蒙蒙树影如烟;

四、瓜圃笙歌:前面村园林成片,六月暑天瓜棚下,清风爽爽,莆仙十音八乐,风飘田野;

五、渔舟撒网;兴化湾上,清明渔汛,盛产马鲛、力鱼全湾遍布绫网,争个好收成;

六、青山倒影;天晴风静浪平,船行兴化湾,回顾侨乡江口,青山倒影水中,格外好看;

七、春郊麦浪:春天的“九里洋”,绿油油的小麦正旺,春风一吹,麦浪滚滚;

八、远浦归船:黄昏,忙碌一天的船儿,满载喜悦欲扬航回归,点点航影,乘风追浪回归忙;

九、隔岸吹笙:经?芦溪水滋润成长的两岸江口人,喜爱音乐,由于溪水的调谐,隔岸吹得更好听;

十、海市蜃楼:是十景中最少见的。那是一九四二年三月十日,在后郭小学体育场对面隔海处,映出三座远山和华丽的集市,村庄、房屋、人影、田园、林木、牛马……还有一道石拱雕栏的长桥,上复一座葫芦金顶的亭榭;桥头一座石塔,高耸入云;桥外波涛中,有似炮台和战舰的形影各一。夕阳将下,景象渐渺;黄昏之后,一切乌有。隔了一天下午,那片海上又重现这一幕奇观,只是时间较短,仅半小时而已。

7.白塘秋月---白塘镇白塘湖位于涵江区的白塘镇,地跨洋尾、镇前、上梧三村,汇聚泗华,木兰诸水,面积达三百亩,为莆田南、北二洋最大的一个水塘。宋代叫“注月池”,今叫“白水塘”、“白塘沟”,俗叫“白塘”。

8.壶山致雨---壶公山坐落于新度镇之内,距离市区只有十余公里,其交通十分方便。

9.钟潭噌响---钟潭位于荔城西南郊的下林村水磨坑,离莆田市中心约5公里。“钟潭噌响”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钟潭以瀑布著称,其水源出龟山,经朱坑注入锦亭山西南的沟壑之中。溪床蜿蜒曲折,溪里奇石错杂,夹岸杂树飞花。俯视清流中群鱼逐浪,聆听绿丛中众鸟叫春,你会由衷赞叹,想不到离市嚣这么近的地方还有如此清幽绝尘的所在!你会不期然而然地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钟潭噌响”就是前人采撷《石钟山记》“噌吆如钟鼓不绝”一语,重组而成。

10.天马晴岚---天马山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荔城区北高和黄石三镇的交界处,为南北走向,如一匹昂首挺胸的天马,屹立在兴化平原之东,故称天马山。“马头”那边,有一条形如绳状的水沟,围绕着山麓的周围,中间有一座石桥,取名“铁锁桥”,说是用来遏制天马的;“马尾”那边,有两块田螺状的巨石,据说为阴阳两性,乃田螺精的化身,常去糟踏作物,被土地公上奏玉帝,玉帝旋令雷公击碎一块,此后,另一块田螺石再也不敢去糟踏作物了。这里,每逢天晴景清,山岚蒸腾,水气氤氲,山腰处处缠云绕雾,远观山似天马,若隐若现,犹如奋蹄腾空之势,因而有“天马晴岚”之雅称,为莆田廿四景之一。

11.夹漈草堂---郑樵草屋莆田夹漈草堂森林公园位于福建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巩溪村的夹漈山上,离市区约30公里,年12月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公园,面积.93公顷。公园海拔多米,山深林密,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我国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著书立说的地方,也是“莆田二十四景”最为偏僻的一个景区。郑樵的《草堂记》对这里清幽绝尘的环境有过生动的描述:“斯堂也,本幽泉、怪石、长松、修竹、榛橡所丛会,与时风、夜雨、轻烟、浮云、飞禽、走兽、樵薪所往来之地。溪西之逸民,于其间为堂三间,覆茅以居焉。”

12.东山晓旭---东岩山风景区位于莆田东岩山。东山是莆田东岩山的简称,原名乌石山,因其山势如麒麟,又名麟山。该山位于莆田市区胜利北路西侧。东山晓旭是“莆田二十四景”的首景。东岩山的建筑群主要集中在向阳的山坡上,自南而北随山势上升,依次为麟山祖祠、东山妈祖宫、报恩东岩教寺。

13.九鲤湖----九鲤湖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中国祈梦文化发源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距县城31公里,海拔米。九鲤湖是仙游“四大景”(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之一,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

14.西岩晚眺---西岩,即城西南的西山,位于城厢区的田尾地段。左为太平社区,右为下磨居委会,背靠梅峰,前朝南山,站在山前,放眼四望,城乡景色,尽收眼底。黄昏时分,夕阳一抹,城中楼厦栉比鳞次,炊烟袅袅四起;城郊四野碧绿一片,染满了晚照的余晖;新建的高楼大厦巍然屹立,沉浸在晚烟暮霭里。西山上,夕阳返照,千里流丹,万里生辉,风光如画,令人陶醉,故有“西岩晚眺”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15.柳桥春晓---柳桥,古称柳塘,位于城厢区的顶墩村,距市区约1公里,三面临河,沿岸植柳,间栽荔枝。冬去春来,一棵棵柳树呈嫩绿的颜色,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数不清的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条来,放眼望去,全是碧绿的海洋。荔树也一棵连着一棵,每棵的叶子都是新绿的,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阳光明媚,鸟儿在树上唱着婉转的曲子。澄清的木兰溪水缓缓地流着,鱼儿在柳树的倒影里自由地遨游,成群的鸭鹅也在水中尽情地嬉戏。船行舟走,货来物往,如水上的闹市。偶尔下起毛毛的细雨,柳塘更清新了,故有“柳桥春晓”之称,为莆田廿四景之一。

16.石室藏烟---石室岩寺坐落于莆田市西大象山(凤凰山)中部。唐代以前,漫山林木茂盛,野兽出没无常。相传公元9世纪50年代,神僧南禅宗南岳下四世文矩慧日(即黄妙应)禅师,在此开山肇筑二石室习禅,驯服二虎,故此又名伏虎岩,而今寺前路旁尚存一块宋代书法家方左钺篆书“伏虎岩”崖刻。

17.智泉珠瀑---智泉,又称智溪,位于凤凰山北段,石室岩北面,即今城厢区北磨居委会所辖的距荔城约三公里处的西山,发源于弥陀山。出三溪口,两岸山高岭峻,夹峙如墙。这里山青水秀,林荫树密,鸟语花香,环境幽静,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18.北濑飞泉---北濑北九华和南天马两山相夹、坐西向东的常太镇松峰村的虎基底。它位于离县城约十公里、北九华和南天马两山相夹、坐西向东的常太镇松峰村的虎基底。此溪名曰北濑,为延寿溪的上游,两岸悬崖峭壁,溪底巨石密布,千孔百洞,形态各异,上下落差约有二丈左右,水流飞泻而下,碰在石上,反弹而起,腾起二丈左右的水花,然后又徐飘而下,方圆约有一亩之广,其状如飞珠,如溅玉,如蟠龙争斗,如狮子吐雾……其声或叮当,或铿锵,或澎湃,或轰隆……如私语,如丝弦,如急雨,如闷雷……胜似悦耳优美的交响大乐。其景观十分壮丽,故称北濑飞泉,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19.绶溪钓艇---绶溪公园,延寿溪雅称绶溪,系木兰溪五大支流之一。绶溪公园是莆田市新建的一个综合性水上公园,工程位于市区荔城大道东侧、延寿溪西侧、泗华桥北侧。绶溪公园预计,工程于年7月动工。公园以“清溪、绿岛、古桥、丹荔、田园、乡村”为规划主题,体现生态和休闲、人与自然的和谐。公园规划由绶溪钓艇景观区、民俗文化区、滨水活力景观区、山地文化区、休闲果园区、生态益智区、游乐休闲区、荔岛景观区等8个景观主题功能区组成。

20.三紫凌云---三紫山,别称三台山,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兴化平原西南部的华亭镇境内,是紫云、紫徽、紫霞三座山峰的总称,海拔分别为.4米、.2米、.4米。站在荔城远远望去,但见三山并列,峰巅高耸,山头浑圆如帽,直抵高天云际;因其紫色岩石裸露,映得云雾多彩多姿,故有“三紫凌云”的美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21紫霄怪石---紫霄寺,又称迎福寺,延福院,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俗名“围庄”)境内的紫霄山的半山腰。据今存清同治间监察御史黄庆安撰写的碑记称:“紫霄山之有禅林者,肇自唐朝高僧、邑人妙应祖师所鼎建”。22.古囊峢献---莆田囊山寺,又名囊山慈寿寺,坐落于涵江区江口镇囊山村,寺院环境优美,背靠囊山,于莆田天元岩毗邻。寺庙创建于唐代中和元年(年),名延福院,是莆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山列献”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23.谷城梅雪---谷城,位于黄石镇(黄石宋时称为市)七境村,古称“城山”。黄石古称“水南”,旧时有人家延络数千余户,市内屋宇相续,商贾甚盛,贸易吞吐,仅亚泉州。特产桂元,远销全国,各地统称水南。

黄石名胜古迹多,有南宋名儒林光朝的讲学处红泉书院(今黄石小学)。古镇东南部的东甲海堤是莆田最早、最长的海堤。还有创建于北宋的梅妃故里的“浦口宫”。元朝有宁海桥,明代有北辰宫,戚公祠、戚公井、太湖祠,以及著名的林墩,瑶台三大古战场。

24.宁海初日---宁海桥距莆田市区约15公里的木兰溪入海处,古为宁海渡,故名宁海桥。因这里溪海汇集,潮大流急,泥沙滚滚,建桥工程十分艰巨。从元代元统二年(年)至清康熙十九年(年)的三百多年间,六建六圯。现存的桥,是从清雍正十年(年)开始,耗费15年修建的。桥为石梁式,全长米,面宽5.8米,两墩之间的净跨径在8.8-11.8米之间,比福建省著名的五里桥和洛阳桥的跨径还大。桥面用75块长13米、厚1.2米的巨石敷设而成。两旁有扶栏,望柱头雕刻着姿态不一,线条简练的石狮浮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ly/56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