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花开新夏,雏菊初放,莲叶田田,水乡渔村嵩口镇沧龙村在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亮点的同时,迎来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契机。 5月29日,清流县政协年文史工作会议在嵩口镇沧龙村召开,这是清流政协多年来把文史会议开到乡村去,让文史工作更富乡土气息这一做法的延续和坚持。县政协马卫强副主席、县政协文史委、部分县政协文史委员、文史研究员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参观视察了沧龙村美丽乡村建设、渔业产业发展等情况,考察了龙峰静室文化。 沧龙,一个古老、新兴而美丽的村庄。 这里因“文”而有韵,古老的静室书院文化蕴藏于此。静室文化是清流乃至福建独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文脉南移在清流的重点呈现。据《清流县志》记载,清流境内历史上曾有9座静室,分布在九龙溪沿岸,其中有7座静室在嵩口,且大部分集中在沧龙附近。多年来,以书院形象示人的静室,努力传承着闽学文化。位于沧龙村的龙峰静室(龙峰禅寺)历经风雨,现仍保存完好,寺内保存的清康熙年间铸造的铁钟,钟声依然质朴明亮。隔河相望的鹤山静室等诸多静室遗址,仍为村民所津津乐道。 这里因“渔”而名,被誉为“淡水养殖第一村”,全村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社6个、渔业养殖专业户户,养殖面积亩,成功注册“清流溪鱼”商标,先后获评三明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这里因“游”而兴,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提升,在保存水乡渔村古朴风光的同时,规模连片种植百日菊、马鞭花、荷花,建设垂钓区、环山步道,将渔村、花海、森林康养等多种元素融合,打造“吃、住、游”一体、“观光、休闲、养身”融合的“乡村游”胜地。 此次政协文史会议传达了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年文史工作,对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专门启动了《嵩口古镇仓盈里》(书名暂定)文史资料征编工作。嵩口古称嵩口营,历史上隶属仓盈里,其文化历史悠久,河运文化、红色文化、静室文化、移民文化、工业文化、姓氏文化等多元文化丰富,充分发掘仓盈里古镇悠久的文化历史,对进一步丰富清流客家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县政协马卫强副主席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当前文史工作定位,担当历史使命,充分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积极作用。 01文史工作需要“有心人”文史资料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梳理,是对县志的补充和丰富,需要众多“有心人”主动参与,时时处处留心相关文史信息,把深藏在民间,还带着浓浓泥土味的史实资料整理、记录并留存下来。 02文史工作需要“用心干”文史资料在编写中,要把握好“三亲”原则,即亲历(亲身经历)、亲见(亲眼所见)、亲闻(亲耳所闻),这是文史资料有别于地方志、新闻报道、工作总结的独特之处。文史研究员要深入实地,发掘线索,采访当事人,记录史实,整理成文。 03文史工作需要“合心力”文史研究人员深入乡村采访,当地党委政府要在采访对象联系、交通等方面提供积极的支持;文史资料需要的图片资料,摄影文史委员及文史研究员要主动参与拍摄;文史资料出版后,要合力做好宣传利用,为进一步丰富我县多元化乡土文化,弘扬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资料来源:县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和民族宗教委图片来源:老悟、陈汝辉、邓煌生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ly/57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