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9286590.html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格言,其中“吃亏是福”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老人长辈们经常会对我们说起这句话,年轻人不能事事不让人,偶尔吃点亏反而能积攒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反而能更加得心应手,迎来福报。这话听上去似乎有一些道理,而且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这么做似乎也能让我们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养成大度的胸襟。但是,你知道吗,其实这句俗语还有前半句,而且当你把两句合起来,知道了其真实的含义,或许能颠覆了你的认知。“吃亏是福”这句话最早出自清朝画家郑板桥之口,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年,郑板桥的弟弟郑墨由于和邻居在一些琐事上发生了纠纷,就写信给当时已经做官的哥哥寻寻求帮助和庇护。哪知,郑板桥不但没有帮他,反而写了四个大字寄给弟弟,那就是“吃亏是福”。我们暂不说郑燮为官刚正不阿的品质,自此以后,此事就成为了一段佳话,“吃亏是福”也被民间的人们当做不二格言,用以劝解后辈们不要莽撞,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是变相的福气。可是,当了解了郑板桥当时说这句话的处境和“吃亏是福”的上一句时,我们就会明白,其实一直以来我们对这句俗语的理解都是片面的。“吃亏是福”的上一句是“难得糊涂”,连起来就是“难得糊涂,吃亏是福”。郑氏这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原来,这跟他本人的仕途经历有关系。这一年,郑板桥被调任到山东潍县做知县,初上任,他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旱灾。作为地方官父母官,郑氏心急如焚,向他的上级姚耀宗寻求帮助,不料姓姚的非但充耳不闻,还死皮赖脸地向郑讨要字画。郑板桥非常无奈,还一度郁闷地病倒了,夫人看他如此焦灼,心疼地劝诫道:“既然此事皇帝不过问,上级不管,你何不也就装糊涂算了呢?”对此,郑板桥是这样回答的:“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也就是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我本是清醒的聪明人,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却偏要装作良莠不分的糊涂鬼,这种事根本做不到!获得当下的心安,也不是为了图后来的福报。要让他这个时候装糊涂,实在是强人所难啊!后来,郑氏虽然毅然坚持开官仓赈灾,可是面对黑暗的官场,他这股清流最终还是独木难支,拥有高雅品格能如何,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又如何,他还是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来警示自己。心如明镜,却还是要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这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因此,当把“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八个字放在一起,其中透露着一种深深的无奈感,的确,如果可以不用糊涂谁愿意装傻,如果可以不吃亏实际上也更好。因为你无力改变,所以只能对不完美现实进行接纳,只能吃一时之“亏”以期换取以后好的回报。“吃亏”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养,但人生在世需得意,如果可以,我们要尽量做到不糊涂,也不吃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mj/127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