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尺, 是现代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更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内江, 一座拥有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参与新一轮城市竞争?
▲内江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一张关于未来内江的蓝图已绘制就绪。 近期目标: 实现“双百”城市建设与发展, 建设川南中心城市; 远期目标: 是实现格局开放和绿色发展, 全面建成幸福美丽内江, 建成经济繁荣、绿色生态、 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 如何实现? 来看江小弟为您解读 《内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终极目标: 全面建成幸福美丽内江 当前,内江正从川南区域性城市上升为川南中心城市,无论是从国家要求来看,还是从我省发展趋势和内江自身的需求来说,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以及与周边城市的空间联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内江此轮总规修编,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内江在成渝经济区的空间区位 我省提出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提出以共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平台,推进成都市和川南4市协同发展;打造各具特色和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推进川南经济区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城市群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内江在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区位 内江作为川南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要在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紧紧抓住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推动内江跨越式发展,必须更新观念,扩大视野,以前瞻性的眼光超前谋划,制定一个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并且在可以更好地指引内江发展的大方向、大目标、大职能的同时,又具有刚性管控作用,可以更好地守护城市发展的底线,比如控制城市开发边界、限定城市规模、改善人居环境等。
统筹区域: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根据《内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江将通过以规划整合与协调引导城镇化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镇化发展、实施差异化战略带动城镇化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提升城镇化质量、推行制度创新保障城镇化发展、外引内联促进城镇化发展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到年市域常住人口达万人,市域城镇化率达53%;到年市域常住人口-万人,市域城镇化率达63%。 ▲整体城市空间意向图 围绕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内江将形成以市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域中心城市为支撑、重点镇为骨干、一般镇为基础的市域四级城镇体系。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图 新一轮总规修编是由中等城市规划向大城市规划调整,由本土规划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迈进,由城乡二元结构的“就城市论城市”的旧规划观念,向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扩展,由单纯注重物质空间的规划向“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目前同步进行的工作是完善城市控制性详规及城市设计、完善专项规划,加大镇(乡)、村规划编制力度,形成“覆盖城乡、多规衔接、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 ▲邓家坝片区江湾节点效果图 编制的规划有: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生态修复、城区山体保护、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城区停车设施、城区步行及自行车系统、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燃气发展、城市消防规划、城区农贸市场布点、城市教育设施布点、城区电力设施落地等规划;控制性详规——中心城区各片区(组团)控规;镇(乡)村规划等。 特色彰显: 中心城区唱主角 ▲中心城区结构分析图 根据总规,内江的近期目标是实现“双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万人)城市建设与发展,建设川南中心城市。实现“三个基本建成”,即基本建成“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 ▲新城中心组团空间意向图 没有个性的城市就不会有吸引力,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内江十分注重研究和塑造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并将中心城区作为了规划重点。 ▲新城中心组团滨水区效果图 为实现这一目标,内江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住房与居住用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城市综合交通、市政公用工程等重点内容进行了规划布局。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内江在城市对外交通方面,规划在市中区永安镇建设通用机场,等级控制为4C,预留发展为4D级民用机场的条件;未来内江城区对外铁路除现有的成渝、内昆、成渝高铁三条铁路外,还将有绵遂内宜城际铁路、成都经威远至自贡铁路(蓉昆高铁);在中心城区外围规划城市过境高速公路;规划新建、改建客运站7个。 ▲市域交通规划图 在城市路网结构方面,规划形成“一环七射”的城市快速路网系统。一环重点强调邓家坝、谢家河、高铁高桥、东兴、城南、城西等片区间的联系;七条射线主要联系乐贤、椑木、白马、黄河湖乃至自贡市区。规划形成“一环多射两连”的结构性主干道。
为解决全市 根据规划,内江在推进“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的同时,还将利用发达的交通发展物流业,集中打造物流园区,并通过物流园区的服务效应吸引相关工业的兴起。充分利用建设高铁枢纽的契机,打造以服务川渝为主的高端特色服务业集群,成为交通的“枢纽”、产业的“枢纽”和服务的“枢纽”。
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 此次规划中,内江将充分体现文化魅力,积极发展集书画文化、甜城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特色文化,与内江的山水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魅力彰显的“书画江城”。 ▲市域旅游规划图 建立以旧城格局为核心,多元文化为特色,传统景观风貌和现代景观风貌和谐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共同繁荣的文化名城现象。主要举措是以东兴区和市中区旧区为中心,在沱江两岸部分地段集中展示历史文化景观。将黄河湖风景区、长江森林公园及其他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与旧城区形成统一整体。 兴建和恢复传统商业街区,增强旅游观光功能。重点保护建设“四方块”、东兴老街等传统风貌街区。一般民居、店铺修复时既不要影响城市风貌,又要为城市增添现代文明社会意识。 与此同时,内江还将着力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进行保护性开发。其中,市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为:一个支撑中心、两条旅游干线、四大旅游片区、十个重点开发旅游景区。 ▲新城中心组团空间意向图 一个支撑中心:内江市中心城区,以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沱江风光旅游带景区的建设为带动,将内江市建设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旅游服务支撑中心; 两条区域旅游干线:包括成渝旅游线路和内自旅游线路; 四大旅游片区:内江大千文化旅游片区、资中历史文化旅游片区、隆昌民俗文化旅游片区、威远穹隆山水风光休闲旅游片区; 十大重点旅游景区:圣水寺佛教文化体验区、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范长江文化旅游度假区、乐贤主题娱乐休闲度假区、长江森林公园休闲度假区、穹窿地貌山地休闲度假区、罗泉古镇旅游区、资中古城旅游区、古宇湖——圣灯山休闲度假旅游区、云顶寨民俗文化旅游区等十个重点旅游景区。 打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此次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努力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0%,城市绿地率35%,力争实现人均公园绿地14.0平方米的规划目标。
▲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内江将依托发育良好的河流水系,共规划建设城市公园15个,在保留现状的人民公园、大千园和梅山公园等公园外,还将建设寿溪河滨水公园、高铁公园、小青龙河公园、铁路文化公园等。 ▲沱江滨水两岸规划示意图 同时还将在中心城区边缘,共规划建设黄河湖风景区、长江森林公园、玉皇观郊野公园、乐贤郊野公园和高寺山郊野公园5个郊野公园,共同构成城市重要的生态本底。依托8条重要水系(沱江、谢家河、小青龙河、大清流河、黑沱河、椑南河、益民溪、寿溪河)和1条交通走廊(环城快速路)形成各具主题特色的9条带状绿色空间—绿道。
最终通过合理利用沱江景观资源,将水景、山景、林景与整个城市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山水城林的景观特色,加强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推进绿色发展,把内江打造成为和谐共生的生态滨水宜居城市。 通过规划, 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 在新的历史时期, 内江的城市价值正在进一步提升。 让我们共同期待, 那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未来。 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发病原因白殿疯病初期什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