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流县 >今日东平报
时间:2018/5/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沙河站

本报讯(特约记者关中运)在农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河道、沟渠始终是生产生活垃圾堆积的重灾区,让镇、村各级清不断、治还乱,成为环境卫生的老大难。如何让臭气熏天的“龙须沟”变清流?让垃圾堆填埋场“兴经济”?对此,沙河站镇就河道、沟渠“变废为宝”作了有益探索。

?明确治理目标,精心规划设计。

该镇地处东平县西南部,属黄河、汶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地肥水足,素有“东有汶阳田,西有沙河站”的美誉。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村内坑塘沟渠众多,由于长期闲置,疏于管理,致使河道、沟渠“乱占乱建、乱倒乱排、乱围乱堵、乱采乱挖”等“八乱”现象十分突出,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为此,该镇精心规划设计,把龙宫河、渗透河、小清河、小汶河、大沙河、赵王河、新御河、引水补源渠等8条河道作为重点治理目标,辐射带动各村坑塘沟渠治理,通过拆违建、清垃圾、疏河道、整边坡、植杞柳等多项治理措施,确保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治理目的。

?实施清河行动,根治环境顽疾。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全面实行河长制和泰安市“清河行动”指示精神,该镇出台了《河道专项治理方案》,研究制定了《河长制镇级会议制度》《河长制部门联动工作制度》《河长制信息报送制度》《河长制工作镇级督察督办制度》《河长巡查制度》《河长制办公室工作规则》《镇级河长联系单位工作规则》《河长制工作镇级考核办法》《河长制镇级验收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考核办法,按照“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指导思想,严格实行“镇领导包保、村支部书记主导、职能部门指导”等分级负责制,将每一条河道、每一个坑塘沟渠都明确到具体责任人身上。

在此基础上,该镇统一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工程机械对镇内河道、坑塘沟渠进行综合治理,待彻底清理后,交由镇、村河长进行日常管理。自年8月份实施“清河行动”以来,该镇共出动大型机械多台次,运输车辆台次,专业伐木队63支,砍伐河道树株多颗,拆除违章建筑21处,清理生产生活垃圾余方,疏挖清理河道40多米,河道“八乱”得到彻底整治。

?创新管理体制,培强杞柳经济。

◆治理是重点,管理是关键。为防止违法事项反弹,该镇成立了由水利站、环保办、环卫所、乡建办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河道联合巡查队,定期巡查、处置河道内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巩固整治成果。

◆为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以河养河”,该镇在大刀阔斧对河道精心疏挖治理的同时,把河道两岸边坡6米范围内的土地和所有村内坑塘沟渠统一收归集体。

◆采取“大户承包经营、村与群众利益分成”的方式,依托泰安鸿泰工艺品有限公司、金筑工艺品有限公司和金柳源工艺品有限公司等柳编加工企业,统一栽植杞柳,发展柳编产业,带富沿河群众,壮大集体经济,确保河畅避险、景美岸绿、坑坑有水、村村有鱼,形成“管、治、保”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

目前,该镇已投资万元,对部分河道进行了疏挖整治,计划沿岸栽植杞柳0亩,仅此一项,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万元,带动上万名群众发家致富。

沙河站动态

强化“三资”监管助推农村“党建”

本报讯(特约记者关中运)今年以来,沙河站镇围绕村“两委”换届,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管理,加大惩治和预防犯罪力度,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

农村“三资”管理如果管不好就会出问题、闹乱子。为“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该镇调整成立了农村‘三资’工作监管领导小组,由纪检部门牵头和经管、财政、农技等单位联合制定完善了有关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制度。制度规定,村自有资金、国家下拨财政性资金、资产处置和资源开发变现收入等,均由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管,资产按时上缴“村集体专户”。各村取消会计和出纳,改设一名报账员,负责每月向代理服务中心报账。每张入账票据须由经手人签字,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村负责人审批同意签字,再报镇财务代理中心复核,经镇主管领导审验后方可入账。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发包、出售,必须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研究结果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招投标事宜必须在镇财务代理服务中心的监管下进行。

该镇还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党务、政务、村务定期公开制度,积极推行决策听证制度,实行重大事项公开。把小额物资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纳入公开范畴,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重点。健全完善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和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制度,推行了村集体“三资”民主管理机制,畅通了村集体“三资”审计和监督渠道。同时,严格执行督查审计制度,由纪检、组织部门牵头成立检查组,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逐村逐笔进行清理核查,登记造册,促进了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目前,全镇65个行政村的“三资”运行得到有效监管,审核各种报账余份,监管重大财务事件21件,鉴证重要合同15份,有效遏制了村级财务混乱、集体资产流失等现象,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夯实了农村党组织执政基础。

“三种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

本报讯(特约记者关中运)多年来,沙河站镇积极依靠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加强农业品牌创建“三种模式”,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

随着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该镇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引导群众做好土地流转,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大户领办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地促进全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该镇不断加大农业项目对外合作力度,积极引入涉农企业来该镇投资农业生产,利用外来企业的资金、市场、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来增强全镇农业内部活力。该镇先后与济宁耐特食品有限公司、泰安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临沂鸿泰工贸有限公司、江苏汉世伟牧业有限公司等进行合作,在该镇建立生产基地或生产车间。

该镇还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依据自身的主打产品,注册商标和“三品”认证,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牌效应。通过这些商标和认证使该镇农业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特别是近几年,该镇共注册农业公司五家,绿色食品认证一个,注册产品“商标”两户,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关爱“留守儿童”呵护“育龄群众”

本报讯(特约记者关中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精神,沙河站镇卫计办利用春季养生的大好时节,广泛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呵护育龄群众”专项行动。

◆搞好健康咨询,集中开展义诊。卫计办与卫生院联合在镇驻地设立咨询服务台,针对育龄群众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结合流感、肺结核等春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集中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呵护育龄群众。卫计办与卫生院以春季健康查体为契机,组织有关专家、携带医疗设备,深入学校、村户,对留守儿童和育龄群众进行健康查体、巡诊看病。

◆普及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开展家长培训辅导,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和监护能力;结合育龄人群特点和健康需求,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宣传;制作了简易健康包,方便育龄人群随身携带。

通过此次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呵护“育龄群众”健康的浓厚氛围,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联系我们:









































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mj/17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