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清流县是我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年三明市被列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清流被三明市列入精准扶贫试点县之一。脱贫攻坚路上,清流县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机制,通过家门口就业工程、量化折股、产业孵化等举措,设立村级扶贫担保资金及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向阳红花卉专业合作社、沧龙渔业专业合作社等孵化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群众增收,精准帮助贫困户脱贫。

元山村鲜切花种植大棚(沙赵摄)↑

大山深处“美丽”产业

罗应民是红色苏区福建清流县林畲乡石下村村民,家里有5口人,以前一直以种植水稻和地瓜为生,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感觉“日子越过越没有奔头”。

前年,石下村与闽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提出了建立扶贫轮训基地的设想,即公司在基地划出10亩的鲜切花种植实验区,供贫困户实践学习种植,企业负责“全包”:包吃包住,免费提供大棚、种苗、技术、农资,包销产品,花卉售卖后的利润归贫困户所有。

“听说这叫‘基地孵化’模式,我们贫困户没有技术、没有资金,这种扶贫模式真的帮了我的大忙。”罗应民说。几年来,闽晖公司共带动石下村户农户种植花卉,他也是其中一户,现在每年种花可收益5万元左右。他说,“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像罗应民这样通过种植花卉增收致富的故事,在清流还有很多。8月26日,记者跟随“长征路上奔小康”福建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走进清流时,随行的清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廖祥初介绍说:“清流是福建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石下村花卉产业的发展是清流县打造“花海清流”,拓展特色产业,形成新增长点的一个样板。”

巫生富也是石下村人,作为重点扶贫对象,村里介绍巫生富夫妇俩利用农闲时间到桂花园打工,一年下来,夫妻俩的打工收入达到2万多元。

“企业规模大了,用工需求也旺盛,本村村民近水楼台,可以优先到企业上班。”据石下村村主任巫文华介绍,村里的“三园一庄”——万亩生态茶园、千亩桂花文化园、百亩兰花精品园和龙泉鱼庄解决全村劳动就业60多人,村民工资性收入就达近百万元。

“作为老区人民,石下村传承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巫文华说,年,石下村由于连续三年没有村财收入,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元的水平,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和贫困空壳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42人。年底,石下村村财收入由年的0.5万元增加到3万元,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元,已有8户、25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选准一枝花,脱贫一个村。石下村的脱贫,得益于清流县巧念花卉“扶贫经”。据统计,目前,清流县花卉种植面积亩。由于清流鲜切花具有花苞大而饱满、花色艳有光泽和切花率高等特点,享有福建省“鲜切花之乡”的美誉,成为全国最大鲜切花基地之一。清流鲜切花也因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流花卉产业带动了多户农户参与生产经营,直接从业人员达多人,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以上,去年实现年产值3.2亿元。

嵩口镇沧龙渔业产业发展全景↑

三加三带鱼跃“农门”

嵩口镇沧龙渔业扶贫开发的做法很有特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三加三带”联动联帮模式。具体是采取“支部+协会”“党员+能人”“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做法,“生产大户带小户”“党员能手带贫困户”“产业示范村带贫困村”的帮扶措施,服务推动渔业产业发展,促进村强民富。“生产大户带小户”就是党员示范户、会员示范户帮扶贫困农户,每户大户都联系2至3户养殖户,通过资金上扶、人力上帮、技术上带,帮扶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渔业产业发展,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帮一户”的互助共富局面。“党员能手带贫困户”就是村里每名党员大户帮扶联系1至2户贫困户,帮助困难户熟练掌握实用技术、新上致富项目,达到技术脱贫。沧龙渔业专业合作社还发展了周边两个村的会员多户,养殖面积达多亩。目前,合作社辐射的外村会员达多户,养殖面积多亩,产值达多万元,实现以村带村,共同发展。沧龙村通过推行“三加三带”联动联帮模式,有力推动全村渔业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对接,带动了整村及周边村发展。

沧龙渔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4月。合作社由注册时的62人、入股资金万元发展到目前的人、合作社股金万元,养殖面积从亩发展到亩,渔业产量从吨发展到吨,渔业产值从万元增加到万元,渔业收入从万元增加到万元,社员人均收入从2.5万元增加到4万元,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水产养殖基地先后获得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农业部渔情采集点、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福建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福建省农业示范合作社等称号,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管理。年率先引进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殖技术,在原有60亩池塘中建设了6条面积㎡水槽,配备6台推水设备和6台自动化投饵设备,安装了水质在线监控等设备以及集污装置,6月份投入生产,经省有关渔业专家现场阶段性测产验收,养殖效益明显提高。如原先常规养鱼60亩,每亩利润元,每年总利润达18万元;引进循环流水生态养殖技术后每亩利润增加40%,达到每亩元,年利润增加7.2万元,达到25.2万元。为清流县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水产养殖业发挥了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豆腐皮产业的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沙赵摄)↑

传统产业创新发展

豆腐皮是清流县传统产业,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通过“互助创业”帮扶,借资金给贫困社员建豆腐皮加工厂房和添置设备,把加工原料赊给贫困社员,让他们做到“一年起步、二年还本、三年致富”。去年,合作社产销自有品牌豆腐皮多吨,销售额达余万元,该社73户贫困户通过豆腐皮加工圆了脱贫梦。

年,兰爱珍成立了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实行原料、生产设施统一化,生产质量标准化,分级分类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吸引当地贫困农户加入,抱团做大豆腐皮产业。

如何让每一个新加入的社员都能享受发展红利,兰爱珍设计了多种互助机制。

赖子华夫妻文化程度低,就业渠道窄,家庭负担重,加入合作社后,兰爱珍就和社员多次到其家做技术指导。

除了技术指导,资金也是困难社员发展的瓶颈,为此兰爱珍在合作社内成立了互助合作资金,合作社内已经致富的社员手上有富余闲置的资金,可以依照自愿的原则借给合作社,这些筹集来的资金无偿地借给困难社员。

凭借着从合作社借来的6万元,再加上县里的扶贫专项补助,赖子华的加工厂规模从原来的4口锅扩大到现在的9口锅,它的收入也比原来翻了一倍以上。

合作社的社员从年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户,如今合作社年产销豆腐皮多吨,销售额达余万元,户均收入超过6元,豆腐皮加工合作社的户农户全部脱贫。(作者单位:中共清流县委报道组)

-------------------------------------------------

年NO.01期《滴水缘》杂志版面

----------THANK----------

来源:本刊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杨颖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mj/25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