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阳江 广东主要河流之一 全长公里 贯穿阳春全境 向南汇入浩瀚南海 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漠阳江哺育着万漠阳儿女 滋养了源远流长的阳春文化 是阳春人民的母亲河 我们一起俯瞰母亲河 领略她的魅力 漠阳江·生命之河 东有天露山脉,西有云雾山脉,皆以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入海,两山之间呈现一个马蹄形地理格局,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充沛的降水量,使漠阳江终年保持充分的流量,裨益于动物滋繁、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对水的需求。 漠阳江·经济之河 漠阳江水量充沛,历史上是岭南地区的一条货运黄金通道。千百年来,阳春及阳江出产的稻米、海盐、海产品、陶瓷器、金属制品,逆漠阳江航行而上,在春湾翻越一道分水岭,从新兴江装上船,进入西江,往东可达广州等地,往西经过桂林,过灵渠,进入湘江通往内地。反之,珠三角和内地生产的物品,又通过这个渠道,运至阳春、阳江。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曾提出设想,在春湾和新兴之间修条人工运河,把漠阳江、西江两个水系直接连通。20世纪70年代,省水利部门也一度提出过开挖漠新运河的规划。 漠阳江中上游地区多矿藏,金、银、铜、铁、锡、铅、煤等蕴藏丰富。从东汉时起,今阳春石录铜矿一带就开始了铜的冶炼。 石望河,漠阳江支流。一千年前,建都广州的南汉王朝在这里建起了一家皇家造币厂。小河沿线的遗址,如今仍散落着一堆堆暗红色的铁疙瘩。当地人称此地为铁屎迳。正史的记载,南汉刘氏王朝血腥、残暴,但重视商贸。公元10世纪20年代,南汉王朝利用石望当地的铅矿,以木炭为燃料,借助当地的水源,炼铅铸造钱币。“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可以想象这个偏僻山村里当年的盛况。这些名为“乾亨重宝”的沉甸甸硬币,通过漠阳江、西江水陆联运通道,送进了广州城里。 南汉王朝炼铅造币留下来的炉渣 漠阳江中游为狭长的河谷盆地和小平原。肥沃的土地,便利的灌溉条件,滋养出阳春发达的农业。阳春以种植水稻、甘蔗等大宗农作物和马水桔、大河桔、春砂仁等特产而闻名,曾是广东重要的粮仓。阳春是省内主要的甘蔗产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境内最多时拥有5家国营糖厂。 漠阳江江城段,历史上建有连片船码头。作为漠阳江流域的主要航运中转站,这里的货物不止溯流而上,还顺江出海,汇入海上丝绸之路。 漠阳江·文化之河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通真岩摩崖(yá)石刻。这面石壁上,有不少南朝至晚清时代文人或名士留下的墨迹。这个最大牌的题字:“通真岩”,据说是北宋皇帝真宗的手笔。这个最人文的“到此一游”,是公元年的正月初一,在岭南任职的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游览时题词。 周敦颐来到通真岩,来到阳春,把儒家理学传播到了漠阳江流域,推动了阳春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学者分析说,从宋代起,阳春地区广建学宫,可能就与周敦颐有关。 通真岩摩崖(yá)石刻 江边田野中这座独立石峰叫独石仔,阳春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石仔 广东现有三处古人类文化遗址,阳春独石仔是其中之一。——年,考古队经过四轮发掘,发现了一件珍贵的文物——一枚智人牙齿,被称为“广东第二牙”。 “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春城一河之隔的漠阳江西岸,还有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崆峒岩。崆峒山被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据说,全国共有四座崆峒山,第四座就是阳春的崆峒岩。阳春崆峒岩的庙宇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年)。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崆峒岩 摩崖石刻是崆峒岩一绝。这些石刻,多出自明清时代名家手笔。论石刻年代的久远,崆峒岩比不过通真岩;但论书法艺术,则崆峒岩更胜一筹。 摩崖石刻 建在崆峒岩的寺庙是佛道合一的。佛道合一的现象,体现了漠阳江流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 在广东阳春市岗美镇有一个古村落——水寨秀才村,该村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为什么叫“秀才村”,据村里的《谢氏族谱》记载,水寨村曾出过秀才位,举人39位,所以又叫“秀才村”。其中“番薯县令”谢仲埙最为有名,清雍正元年(年)中得广东乡试第一榜登解元,受赐明通进士,曾在湖北、湖南两省23个州县任七郎、太守、兼护理衡、永、郴、桂道驿盐长,共任职46年之久,因为官清廉心系百姓民生而声震朝野,百姓都称其为“谢青天”,为救平江县灾民,从广东家乡带蕃薯到平江种植,救灾民。为官46年,最后任驿盐宝道台。 水寨秀才村 与水寨相距不远的隆岗村,几乎与谢仲埙同时代,涌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武将——李惟扬。此人自小日习武功,夜读兵书,练成手能举鼎、百步穿杨的绝技。清康熙五十年(年),李惟扬参加广东武科乡试,中头名。第二年参加京都会试,殿试得武科一甲第二名,登榜眼及第,从此开始建功立业的军旅生涯。雍正、乾隆年间,受朝廷委派,在全国多地担任军事要职,官至正三品。将军李惟扬成为封建时代漠阳江畔走出去的行政级别最高的官员。 在阳春市三甲镇,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体现了古时乡村教育风采已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三甲镇“刘氏祠堂”,也称“刘氏家塾”。 在这座洋溢着古老气息的古建筑,抬头可见屋檐上有栩栩如生的灰雕,屋檐下有精美细致的木雕,纹理清晰,历经岁月洗礼的墙壁虽然经过粉刷也无法掩饰岁月的痕迹。 跨进大门,最外面的建筑叫下厅,往里走,依次是中厅、上厅,且各厅之间还有天井,在下厅、中厅、上厅,依次挂着很多块“进士”、“岁贡”、“文魁”、“武魁”等几十块牌子,原件由于年代久远已风化,它们都是按原件仿制的。 “刘氏家塾”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造就了一批社会栋梁。刘氏家族,素有“一门三进士”、“四代两乡贤’和”春州望族“之称。三进士是刘荣玠、刘荣琪、刘承辇。两乡贤是刘启铭、刘荣玠。旧时除进士3人外,还有举人23人、贡生40人,由庠入贡34人。这些人有的被封为知县、知府、刑部主事、朝政大夫……等等。后来又培育了一批大学生、硕士、博士。他们走向社会为国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 白水瀑布 多年前,清代学者、诗人屈大均曾专程来此观瀑,并留下一段佳话。他的《岭南新语》一书曾评价说“春州十三迭瀑布,为天下飞泉之冠。”屈大均写了《十三叠瀑布》三首诗,把阳春白水瀑布和庐山瀑布、广东增城白水瀑布相比较,其中有“争似春州十三叠,交飞白水一天凉”、“阳春白水十三叠,势比增城白水长”的诗句。屈大均还是一个作曲家,游览白水瀑布时,他专门谱写了一首《十三叠泉》的琴曲,并把上面那三首诗作为歌词。 漠阳江·生态之河 从云雾山源头,到阳春合水,这是漠阳江的上游河段。茂密森林中,清流从石穴中汩汩流出,穿越溪涧,坠入山崖,向北而去。这里就是漠阳江源头——阳春市河朗镇云帘村的洒山。 漠阳江的源头——阳春市河朗镇云帘村的洒山 源头不远处一户人家,屋主人是漠阳江源头生态林看林员。有山有林,方有水。漠阳江源头地区保持着阳江最高的森林覆盖率和最丰富的林木种类。 漠阳江源头生态林的看林员 这里有鹅凰嶂、百涌(chong)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着桫椤、杜鹃红山茶、虎颜花、猪血木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堪称珍稀植物王国。 杜鹃红山茶 潭水河发源于阳春双窖七星岭鸡笼顶南侧,全长公里,集雨面积平方公里,是漠阳江最大的支流,水量占全流域水量的26%。潭水河源头森林植被茂密,还吸纳了八甲河、乔连河、三甲河、龙门河等多条二级、三级支流。 潭水河的发源地鸡笼顶,有一片广东最美的高山草原。鸡笼顶是阳春、高州、信宜三市界山,主峰海拔.5米,是阳春第二高峰。山上地形多样,有小平原、小山包、小盆地、小湖泊、小流泉、小湿地。这里的风光独特,山脊长着厚实的草皮,而山坳则生长着苍翠的灌木林。 鸡笼顶最美的季节,是在每年的4月。云雾缭绕之中,山花绽放,形成绚丽的高山花海。 从上游的高山发源,公里的流程中,漠阳江干流和大大小小的支流,编织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在下游冲积平原上,更构成茂密的水网。漠阳江静化空气,调节气候,孕育生灵,满足生产与生活的用水需求,这是一条生命之河、经济之河、文化之河、生态之河。 漠阳江百折不挠,源源不息奔流向前,最终在阳东雅韶北津汇入浩瀚南海。 ---END--- 就能看到更多阳春风景、特产、美食、故事! 文摘赞赏 长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