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诗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

作者:王乘风

关于生活与诗的关系,这两年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叫“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把诗和远方并列在一起,给人的印象就是诗像远方那样遥远,不容易抵达,而眼前的苟且则变成了无奈,需要日日面对。

而这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现实生活中,诗人是高端人群,但诗却随处可见,诗是高雅的文学形式,但并不是高蹈的不接人间烟火的海市蜃楼,相反,正是日常烟火的琐碎平常才提取精炼出接地气、直抵灵魂的好诗。

记得我刚接触诗的时候已经是小学五六年级了,因为那时候书少,大人也没有学前教育的概念。诗不但给了我很多美好的想象,几乎也是文学开蒙。我在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时,我的脑海里是有景致的,残阳,江水,波纹粼粼。

我还在这首诗里知道,“可怜”并不是现在意义的可怜,而是“可爱”。在另一首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里,我知道,“坐”不是现在的坐车的意思,而是“因为”。在另一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里,我记住了“绦”字,以后再也没读错过。

诗歌给人的启蒙与影响不像数学方程式那样有一个立杆见影的解,也不像化学方程式那样立马就有了反应,它的作用虽然是缓慢的,但却是终生受用的。青春正好时,也是个文学青年,狂热地背诵古诗,《蜀道难》《前赤壁赋》《岳阳楼记》《病梅馆记》《核舟记》等等,深深吸引我的不仅仅是文字意境之美,还有韵律之美,言简意赅之美,尤其《核舟记》,我一直引为是遣词造句的典范,用字吝啬到直接见到根根白骨,不见一丝一缕的赘肉,但整篇文章却血肉丰满,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核舟记》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诗,但相对于现代白话文来说,它就是诗了。

求知欲特别强记忆力也特别好的时候,遇到这些诗,遇到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生之幸。

现代社会人心浮躁,阅读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抵达的奢侈,而资讯时代的到来,又使阅读碎片化,在这种情况下,写诗读诗真的就相当难能可贵了。今天,我们聚在查干湖畔,看湖水烟波浩渺,论诗歌词短韵长,“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诗意地生活,不是生活的常态,但常态的生活中不可以无诗。人在尘世间行走,为生计,为口腹,日日奔忙,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俗世缠身的躯壳内一定要有一颗诗心。有诗心的人必定会在纷繁的生活中发现美。美的东西就有闪光点,而这闪光点就是诗。

松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优秀的人行吟查干湖畔,以诗歌的方式为生命作颂,为生活讴歌。“坐中佳士,左右修竹”,我不是诗人,今天忝列盛会深感荣幸。感谢主办方的精心策划,感谢领导的悉心安排,感谢各位文朋诗友。

本文作者

王乘风,笔名离离。60年代生人。早年从教,后转入新闻媒体。开始散文随笔写作,出版有《王乘风文集》上中下三册。现任《松原散文》执行主编。《松原日报》“百姓生活”周刊主编。

——END——

编辑:刑为美

独特新潮爱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mj/5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