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信件打开的不仅是尘封的历史,也是人性,更是观众未曾经历的人生。”

▲张国立读闻一多写给父母的信。

北京东北郊,红砖美术馆,类似古罗马时期的圆形下沉剧场。

出现在讲台上的张国立,身穿黑色中山装,双手交叠,不到字的家书,张国立读了四分钟还多。读到“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张国立声音哽住,掩面抹泪。

这是抗战期间,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写给妻子刘志兰的家书。写完这封信后三天,左权牺牲。家书成了遗书。

这是一档叫做《见字如面》的电视节目中一个场景。没有过度的灯光,没有多余的道具。一个人,一封信,一个麦克风,不多的听众。

作为国内第一档明星读信节目,《见字如面》规则很简单,就是让实力演员朗读旧信。无论古代信、现代信,名流政客的往来信,凡夫俗子的寒暄信,只要足够动人,都能被当众深情朗读。

“信件打开的不仅是尘封的历史,也是人性,更是观众未曾经历的人生。”《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说。

有网友评价,在大腕明星、小鲜肉霸屏的一片嘈杂中,《见字如面》安静读信、特立独行,更像是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用书信打开历史”

《见字如面》火了,以一种低调的方式。

年12月29日,《见字如面》第一期合集在腾讯视频上线,经过一个春节假期,至今已经累积了多万次点击——远超过一般文化类节目20万次播放量的平均水平。

娓娓道来的书信,打捞起人们心底的怀旧情愫。2月17日这天,网友“silver—橋桑”提笔为曾经的恋人写了一封信。在信的开头,他写道:“最近在看《见字如面》,不知是对这种事物淡忘了,再次感受那种文字抒怀摆在面前的方式,突然让人泪目。”

也有观众在微博上写道:《见字如面》又让他找回了曾经那份对“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式生活的渴望。

对总导演关正文来说,《见字如面》超出了他的预期。最早的时候,他的希望是能有一档节目,和霸占荧屏的追星节目不那么一样,能为人们提供思想,而不是“总吃垃圾”。

年至今,他已经成功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下一步,他需要一档读书节目。

读书节目研发持续卡壳。年年初,却意外迸发了《见字如面》的灵感。

灵感来自他无意中看到的一本英国出版的书信集《见信如晤》。书中收录了封从公元前至今的各国名人书信。里面有二战时期尘封的情书,也有孩子写给母亲的出柜信,甚至包括一封卡斯特罗14岁时写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他要拿“古巴最大的铁矿位置”这一情报交换一张10美元的纸币。

“中国也有丰富的书信资源,何不做一档读信节目?”

电视节目形态很快成型——在明星读信间隙加上主持人关于书信背景的介绍和嘉宾点评,形成一个每集45分钟到60分钟的标准化季播节目。

但问题的核心是,节目气质到底什么样?中国的书信资源浩若烟海,什么样的信件才是有价值、值得推介給观众的?

▲在节目录制现场,导演关正文为观众解说信件背景。

“一封信就是一部大戏”

赋予书信生命力的,是读信人。关正文觉得,好的读信人,能把书信激活,让观众看到写信人和周遭的环境。“一封信就是一部大戏。”

讲台上,没有造型辅助、没有对手戏、没有环境、没有音乐渲染,人物的塑造完全依靠声音和肢体动作。

节目组最早邀请的8位演员,老、中、青三代搭配--不同年龄代表不同阅历,也能呈现不同年龄段写信人的状态。

金马影后归亚蕾最适合呈现母性的、感性的书信。她是最早敲定的读信人。录制前一天,她和先生从美国飞到北京。她已经72岁高龄,又要倒时差,录制当天,一只眼睛因充血而通红。

到了录制场地,导演组递给她信件最新版,归亚蕾扫了一眼,慌了神:“哎呀,这段我没见过呀。”她说的是年,“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写给弟弟的信,有几个段落被换掉了。此前,她拿着前一版,足足准备了一个月。

演员导演郑仲伟回忆,她当时有点懵,手脚冰凉,助理不停给她搓手。工作人员也在担心,会不会发挥不好。

▲归亚蕾读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信件。

归亚蕾换上白衬衣、黑色白点外套,走上讲台,紧张感全没了。她声音温润质朴,娓娓道来,读到:“至今已经四年,你到底没有信来,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鼻头一红。红肿的眼睛,反而增加了戏剧感,萧红的形象更立体了——那个患上肺结核,躺在香港的病榻上的萧红,就是这样的!

“你可以看见那个人物。这就是戏剧表现的功力。”关正文事后评价。

人艺老戏骨何冰最适合演绎的则是严肃的、父亲的角色。但蔡春猪写给自闭症儿子喜禾的信,让他遇到了最大的障碍。

这是年5月28日,70后编剧蔡春猪写在博客上的一封信。这一天,他两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在信中,他用调侃的语气讨论了这件把他全家的人生都否决了的事儿。

这封信是临时加給何冰的。录制当天,他第一次看到这封信。何冰跟关正文说:“要用调侃的语气说一个悲伤的事情,还得让所有人听了落泪。这太难了。”

但何冰最终的处理,让关正文“特别惊喜”。

刚站上讲台的何冰,目光低垂,抿嘴读出:“那天,你被确诊为自闭症。”接着,声音越来越沉重,到了蔡春猪说,他根据专家提供的量表,一个个打勾确定儿子符合自闭症的每一项特征时,何冰提高声调,念出:“每打一个勾,都是在你父母心上扎一刀。儿子,你也太优秀了,怎么能得这么多勾啊?”接着,哽咽,吸了吸鼻子,停顿几秒,再读下去。

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听哭了。张子选后来评价,“他没有哭着喊着说,这对他来说是特别疼的事儿,笑着说,反而更让人心疼。”

著名画家黄永玉和“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这对诤友间的友情,被张国立和王耀庆读活了。

年,性格刚直的黄永玉,写信批评曹禺“心不在戏中”。

录制当天,张国立一到,就到化妆间找王耀庆聊天。两人寒暄,完全不聊马上要读的信。当两人换上同款白衬衣、黑西装马甲,一同出现在台上时,戏才开始。

王耀庆侧身对着张国立,喊了声:“家宝公。”站在讲台暗处的张国立点头示意。“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王耀庆咬牙切齿,眼神里透着嫌弃,用力挥动右手。

“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王耀庆突然提高音调,几乎是嘶吼,就像黄永玉当年痛心疾首,想要唤醒曹禺。

张国立回应王耀庆,带点自责:“天下没有比到了暮年才发现,走了太多的弯道更痛心的了。”读到后半段,又像虚心接受批评的小学生,说要把批评信件裱起来,“它激昂促使我拿起笔再写下去,在我想入歪道,又进入魔道,为势位所误时,我将清醒,再写下去。”最后四个字,语气坚定,一字一顿。

今年92岁的黄永玉后来看到这段,很有感触,邀请节目组去家里做客。

关正文转述黄老的话,“他觉得好玩,用这样一种方式;他说张国立和王耀庆的演绎特别棒;最后他说:‘我觉得很陌生。我闻到了一股陌生的味道。’因为今天已经没有人像他当年那样,跟别人这么说话了。而且曹禺还接受了。”

▲王耀庆读李白写给韩荆州的信件。

交给时间去评判

作为一档国产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在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3。

95后网友林卡路觉得,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仍然有人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这让她看到了非常好的苗头。

在上海一家出版社工作的朱安奇则看到了生活的智慧。她说,不论是节目中罗永浩的求职信,或是作家张晓风的母亲言说,又或者陈寅恪的治学态度,这些渐渐被碎片化的心灵鸡汤掩盖的“心灵高汤”重新被唤起,实则是教会我们看简单的事,找寻纯净的感情。

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晓明认为,书信传统终究会消亡,原始的沟通方式会被迭代。但在强大的视听文明席卷之下。《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为传统文化保留一席之地,这种尝试非常可贵。

观众的多元感知符合关正文的期待。他希望《见字如面》提供的是一种认知价值、激发人们的独立思考,而不是提供学问和知识本身。

也有网友吐槽,本来一档特别沉静的节目,却显得特别急促——每期就应该只读三封信,每封信的背景和讨论应该增加一些,现在每期六七封信,速度太快,意犹未尽,嘉宾还没讨论完,女主持就会插一句“我们来看下一封信”,刚刚酝酿的情绪,瞬间没了。

节目组也听到了批评的声音。关正文介绍,节目组专门有舆情监控小组,他自己也会看腾讯视频上的弹幕。在后期的节目处理中,节目组已经开始放慢节奏,原本每期七八封信也减少到了六七封;网上呼吁应该給香港岭南大学许子东教授更多说话机会,剪辑时,也会注意不再剪得太狠……

但对于网友提出的,白话文无法展现古文之美,希望能读文言文原文。关正文表示,对此他绝不妥协。

他觉得,用白话文,其实是打通了观众和文言文之间的隔阂,更能亲近古人、亲近传统。

年2月7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时隔半月,人们讨论诗歌的热情也随之降温。文化类节目带给人的文化体验是否会长久,这是陈晓明最担心的问题。他说,文化类节目终究只是生活中很小的部分,它在短期内能提醒人们文字之美、传统文化之美,非常有价值,但毕竟节目有播出周期,最后可能不免只是一阵风,节目播完之后,生活又会变成脱缰的野马。

“我希望我们的节目价值久远,是对抗时间的。”关正文说,很多媒体把《见字如面》称为现象级节目,他不认同,现象意味着流行,也代表易逝。

但节目能否对抗时间,为观众提供持久的文化体验,还是得交给时间去评判。

最近,《见字如面》已经进入第二季的筹备期。网友要求陈道明、靳东等演员来读信。呼声最高的是,胡歌来读林觉民的《与妻书》。

“看到这个节目名字的第一反应就是林觉民《与妻书》的第一句话——‘意映卿卿如晤’”。一位网友写道。

★★★★★

新闻

美食

旅游

教育

生活

娱乐

购物

时尚

户外

周边

合作推广-

今日看铜陵

不一样的视角,带您看不一样的铜陵

嗨,等你很久了

长按







































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传染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mj/6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