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里乌江画廊鸭池河大峡谷、东风湖北岸,鸭甸河、六圭河交汇、三县连界8.2平方公里的河谷地带,就是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据悉,化屋村共3个村民小组,总林地面积亩,耕地面积亩,森林覆盖率42%。主要居住苗族、彝族、汉族,其中苗族占96.7%,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和曾经的深度贫困村。 自精准扶贫政策开始实施以来,干群克难攻坚、因地制宜,从发展经济、制度管理、思想素质等多方面入手,经过几年的鏖战,于年底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生态建设、精神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一)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夯实基层建设基础通过几年的建设和不断完善,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在村级社会治理工作上形成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运行机制,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筑牢社会治理基层基础。 “一中心”是指化屋村以村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利用现有场地,合理布置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和视频监控室,建成简单实用、功能齐备的村级综治服务窗口,为群众办理或代办各类民生事项、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等等,实现了“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等着办为高效办”的转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选好配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整合各类社会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