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又火了。昨天在微博上看到关于央视的新节目《主持人大赛》中董卿的点评视频。她总能一针见血的说出每个主持人主持中存在的问题,也能给出建设性的方案。并且不是一味的抨击某个缺点,她指出问题之前总是先提出每个人主持过程中的好,再说出其中的不足。每个点评都温柔而有力量,真诚而掷地有声。让我由衷佩服,不禁感叹:想认真做事的人,持续努力总有机会做得更好。01董卿其实一开始不是学的主持专业,儿时的梦想是一名演员,她不顾家里人反对,报考了浙江艺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省话剧团,结果到了团里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戏可拍。后来有一次,陪朋友去浙江电视台面试主持人,自己也就想着来都来了,顺便试试吧。结果却意外的被录取了,就这样才开始了主持人的生涯。董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浙江电视台工作了两年,凭着清纯的外表和出色的谈吐,既做主持又做编导,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生活得也很惬意。机会来的时候就是一瞬间的功夫,如果你不能全力去抓住,就会永远失去它。如果当初董卿不去试试,估计也没有后面的成功了。这是个起点,也是个机会,她抓住了,而且做得还很好。碰到一个机会时,总有一万个声音在耳边响起,万一做不好怎么办?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忧患,而努力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机会。只要我们本着敬业、努力的工作态度,无论在哪个行业里也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让它持续发光发热。努力的人更像是有一种魔力,就像本身带有一种磁场,可以让一切美好的事物自动靠近,其中也包括机会。02董卿熟悉了主持人的工作后,在机缘巧合下,到了东方电视台。结果发现根本没人理她,也没节目可做,因为她还算是个新人。那个心里落差一下像掉到冰窟窿。可她并不气馁,而是利用那个清闲的时间选择去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编导系,不断的弥补专业上的缺陷,进修了本科。为自己的主持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面向全国的上海卫视成立,董卿毫不犹豫的就去了。结果到了上海卫视才发现,就是个串联节目,收视率也很低,她感到了失落。于是她去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并顺利进入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慢慢地,上海卫视改革成功,董卿也终于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年在主持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上,用她娴熟的英语,和大气的主持风格,一跃夺取年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我们常常在感叹缺少机会,其实机会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就看它来的时候你有没有能力稳稳的抓住。托·富勒说过: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关键看你会不会用。有的机会摆在你面前,而你却没有能力去利用它,也是枉然。只有为此付出努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最终迎来更大的成功。03经历了小有名气后的董卿,接到央视台的邀请。在年走进央视,曾先生主持了〈欢乐中国行〉、〈魅力中国〉、〈直通春晚〉等多档栏目,并凭借大方亲和的主持风格获得观众喜爱。年因主持《第十一届青歌赛》,连续20天直播,职业组和非职业组共有三十场,每晚直播近三小时。董卿每天下午四点彩排,到十点直播结束,换掉主持礼服又进会议中心,和老师核对次日的考题。回家已是凌晨三点,她还要打着哈欠背台词,直到最后一颗夜星,渐渐隐没,生活规律被打乱,有点苦不堪言,可她乐在其中。一场场下来,特别有成就感。接下来,受到央视领导的重用。直至年首次亮相央视春晚,随即被观众所熟知。此后,连续九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让越来越多的熟识她。当机会来临,稳稳地抓住,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让它变得更加美好,同时也会不断的突破自己。我们常说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但中间这些一直不间断的努力过程却是我们极少数人能做到的。因为那个过程太累,所以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会觉得坚持不下去,而偏离努力的方向,就此懈怠,离成功越来越远。而她做到了。在经历短暂成功后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不断地在为她所爱的事业努力着。年的《中国诗词大会》,让观众重新认识了董卿。引起了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讨论,也让她成为了网红。〈朗读者〉的开播更是让她从主持界转型到制作人。为此筹备将近一年,对她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毕竟背后是央视的招牌,而且也不像一般的综艺节目,请几个明星嘉宾就完事了的。它需要的是温暖的,有态度,又有撞击灵魂的力量。而她做起这些来都那么的得心应手,好像真的是天生就会,没有一丝的违和感。以前的学习和努力在这里被发泄出来。这档节目也如一股清流,吸引了更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ms/132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