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yuyue/首先,汉初的异姓王也好,同姓王也罢,都算是分封的一种延续。汉初的分封,是不得已的结果,一方面是其他势力的强大,故首先有了异姓王,一方面是文化上的未能完全统一,故有了后面的同姓王。而晋武帝的分封,亦是有其意图所在,要想知道司马炎为何大肆分封同姓诸侯王,就得知道其前因后果。黯淡的皇权汉初为官,基本上是依靠世袭、军功以及买官等方式,并没有一套制度来选拔官吏,直到汉武帝时期有了以举孝廉的方式的察举制来选拔官吏。然而这种察举的方式虽然在当时是有好处,但客观来说这是一种不成熟的选拔官吏的方式,实行久了其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察举制的弊端就是容易滋生地方官吏和地方的世家大族勾结,地方势力就做大了,就危及到了皇权。而以察举的方式来选拔官吏,当时有不少”家世孝廉“的现象,于是造就了官僚世家的兴起。这些官僚世家又门生广布,使得这些世家更是如鱼得水。比如袁绍之所以能成为东汉末年的大军阀,就因为其凭借”四世五公“的家世。东汉初期虽然皇权很强,但随着外戚和宦官的轮番争斗,士大夫清流和浊流之间的党争,官僚世家的崛起,最终让东汉皇权走向黯淡。曹魏时期,想提振皇权,于是搞了九品中正制,以此来把选拔官吏的大权收归朝廷。可惜当时世家大族大势已成,已然消灭不了,而司马氏亦是凭这个夺得的江山。皇权的虚弱,世家大族的崛起,是司马氏大肆分封的内在原因,是“前因”。位置不稳司马氏本就是靠世家大族的帮助,才得以成功篡位。以篡位得天下,又是一个乱世之中,当然也就所谓的稳固而言。曹魏也是篡位得天下,当时想强皇权,结果就是曹魏丢了天下司马氏得了天下。这个“亲身经历”让晋武帝在高兴的同时后背亦是一阵发凉,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严厉削藩,结果又是改朝换代,故司马炎就只能妥协。唐长孺先生认为,司马炎之所以分封,是司马炎认为曹魏宗室太弱的原因才导致曹魏灭亡。司马炎大肆分封宗室,给宗室很大的权力,就是想把宗室打造成凌驾于其他家族之上的一个“第一家族”,从而制衡其他家族,维系司马氏的统治。故而司马氏的大肆分封。是外在维系自己统治的手段,是“后果”。总的来说,靠血缘关系来维系司马氏的统治,是一种低层次的方式。相对应的是秦汉时期靠法治来维系统治,则是一种高层次的方式。司马炎也许心想,既然无法使用高层次的方式来维系自己的统治,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低层次的方式,并且认为自家之人,在敌人众多的情况下可能会一致对外,故而大肆分封。但事实证明,这种低层次的方式很快就有弊端,于是就有了“八王之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ms/136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