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清流县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全县共有31个贫困村

23个市级贫困空壳村

3个市级贫困乡镇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

近年来

清流县委、县政府

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

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扛实责任,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确保“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现如今,清流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全部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为零

林畲镇、里田乡、赖坊镇

3个市级贫困乡镇成功脱贫

摘帽,全县31个贫困村

23个空壳村全部

摘帽退出

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得益于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支持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以及社会力量的付出层层压实责任

全县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县委书记、县长遍访所有贫困村,每月用于扶贫工作时间均在5天以上,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遍访所辖区域贫困户。

县委书记池芝发走访龙津镇

县长张春华走访嵩口镇

县委副书记余志伟走访长校镇

工作人员走访贫困户

扶贫开发重点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动员大会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在全市率先开展扶贫领域“全交叉”专项检查,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

凝聚脱贫合力

省领导关心支持,省挂钩帮扶单位省住建厅帮助争取水土流失和扶贫领域项目等专项资金近6亿元,协调解决问题70余个。

副省长田湘利来清流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光伏电站

林畲镇石下村

清流—集美“山海联姻”,双方携手共建,建立对口帮扶长效机制。7年来,集美区拨付1亿元资金帮助清流县产业、教育、医疗、脱贫等方面建设。

集美区领导来清流对接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工作

清流(集美)两地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

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集美和三明两地工商联、清流泉州商会、广东清流商会、厦门清流商会累计资助名贫困学生助学金共34.8万元

集美区、三明市工商联资助26名贫困学生助学金共10.8万元

广东清流商会、厦门清流商会资助45名贫困学生助学资金累计14万元

清流泉州商会资助35名贫困学生助学资金共10万元

创新脱贫模式

在探索扶贫路上

清流县创新七种扶贫模式

帮助贫困户脱贫

01“3+9菜单”扶贫模式

贫困户根据各自实际需求

选择1-3个帮扶项目,实现增收。

3类村财增收模式

资源开发(共49个)

股份合作(26个)

项目带动(32个)

9种“菜单”帮扶模式

光伏扶贫(户)

搬迁扶贫(户)

带创孵化基地模式(35户)

电商扶贫(23户)

资金量化折股(23户)

三加三带(46户)

兜底保障(户)

金融扶贫(户)

家门口就业(户)

02“三加三带”党建扶贫模式

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

共有户人

通过该帮扶模式实现脱贫

支部+协会、党员+能人、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大户带小户、党员能手带贫困户、产业示范村带贫困村,通过资金上扶、人力上帮、技术上带,帮扶带动的群众参与渔业、花卉等产业发展,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帮一户”的互助共富局面。

03“一贷二赊五统”产业扶贫模式

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增收

循环入驻生产

实现73户贫困户人脱贫

一贷,为每个贫困户贷款5万元建豆腐皮加工厂和添置设备;

二赊,赊加工原料给贫困户生产,赊黄豆种子给贫困户种植;

五统,统一供应生产原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统一产品销售。

04

基金站+村委会+贫困户合作造林模式

贫困村用集体林地

与县林业局合作造林

通过每年预分红5元/亩

林地使用费的方式

促进贫困户和贫困村(空壳村)增收

05带资入股分红模式

贫困村以扶贫资金、贫困户以小额信贷资金入股相关企业,签订带资入股分红协议,每年固定参与分红,实现增收。同时,开展“县级运营,村级受益”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由县政府确定运营主体,县财政直接将资金拨付给运营主体,运营主体以年利润5%收益托底形式分红给贫困村和空壳村。

06特色产业扶贫模式

发挥清流豆腐皮、花卉、花生等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和建村级光伏电站来扶持贫困户、贫困村发展。

光伏长廊

07“”相对贫困人口帮扶模式

全县认定相对贫困人口74户人。每户均有一名体制内干部挂包帮扶,每户相对贫困户均有2条以上的帮扶措施。

"1"全县统一平台建档立卡管理;

"3"县乡村三级识别工作程序;

"6"“六进六不进”认定标准和六种帮扶措施;

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

清流将以更加明确的目标

更加有力的举措

更加有效的行动

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原标题:满意在三明

巩固成果,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来源:福建微清流

更多清流本地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ms/58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