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写信,早已不再常见,读信,却仍然让人落泪。

第一期的话题,是“生死”。

生时自带喜悦,将死只剩哽咽,这是常态。

而在这6封信里,“生死”的界限,却被写信之人模糊掉了。

每封信里的“生死”,都承载着不同的人生。

-为什么是我活下来?-

“有些人的生,背负着另一个人的死,活得满心歉疚”

第一封信的主人,与死亡擦肩而过。

本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但劫后重生的她,却再没能感受到半点快乐。

年的除夕,正直国共内战的动荡时期。

为了避难,人们纷纷登上“太平轮”号载客船,从大陆逃亡台湾。

出发之间,太平轮早已超载,行至一半,又与另一艘船相撞。

船上将近一千人,只有38人获救,还有四个人被救上来后就冻死了。

“太平轮”惨案,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悲剧。

泰坦尼克号的悲剧,留下了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的爱情;

太平轮沉没的惨案,则承载着一个女孩劫后余生的茫然。

第一次出远门,就遇上生死劫。

这个叫周侣云的小姑娘,不会游泳,却也活了下来。

在写给父母的这封信里,她用大量文字详细地描述了“太平轮”沉没后,自己苦苦挣扎的过程。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里,如果没有功哥,周侣云在一开始,就命丧大海了。

“功哥说,我们得好好准备,于是抢了两件救生衣,

他自己穿好,我不会穿,于是他帮我穿好”

“叫我竭力镇定,不要怕,

并且叫我下水后,不要因为慌张而乱动,

用两只脚好好的打水”

但很快,海水就将他们打散,周侣云一下子沉进了海里。

窒息的感觉,让她第一次有了对死亡的恐惧:

“只觉得身体往下沉,可以听见水从耳边滑过的呼呼的声音,

好像身体被夹在什么东西里,

水不断从嘴、鼻子、耳朵进入肚子”

“我想,什么都完了”

身体不断下沉,意识反倒越来越清醒。

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父母的脸来,那是两张忧心忡忡的脸。

真的要死了吗?真的,就要死在这大海里了吗?

“我觉得这样死太不值得”

她还记得功哥的话,开始用脚好好的打水,慢慢地,她真的就浮出水面来了。

“我便想我是得救了,抓住一块木板,

但是木板太轻,又沉下去了,又抓住了些死尸,但还是不行”

“结果不知怎的,被冲着接近了一个大方木块,

有四五个人坐在上面”

但没人愿意拉她一把。

她只能一边呼救,一边死死抓住一个铁抓手,直到获救。

周侣云成了38个幸存者之一,但功哥不是。

救援队的人给她递上热腾腾的咖啡,送给她干净的浴衣,换下湿透的棉袍。

她脚踏实地的站上了外滩后,终于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这时,远远地,她看见了功哥的父亲。

“他要哭了”

“但我有什么方法安慰他呢”

(以上部分图片源于电影「太平轮.彼岸」剧照)

信到这里,就再没有提起过功哥。

我想,她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吧。

她不会游泳,不会踩水,连救生衣也不会穿,这些全是功哥帮她,教给她的。

但现在,她活了,功哥却死了。

她该怎么面对他的父亲?是道谢?还是道歉?

突然之间,她再也感受不到劫后余生的快乐,只觉得愧疚,只觉得迷茫。

她不明白,为什么活下来的是自己?

读信的周迅,也在这里一度哽咽落泪。

-妈妈生下来就是给你烧饭的-

“家人之间,一个人的生死,就是全家人的存亡”

年,台湾小说家黄春明的次子黄国骏,自杀身亡。

一年后,黄春明给儿子写下了这封信。

只说了一件事情,你不回来吃饭了,妈妈就不做饭了。

写给儿子的这封信里,却反反复复都是那些平淡朴素的词汇。

就像许子东的点评,这像是一个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水平的乡村老伯写出的东西。

“妈妈知道你不回来吃饭,她就不想烧饭了”

“她跟电饭锅都已经忘了,到底多少米要加多少水”

“我到今天才知道,妈妈生下来就是为你烧饭的”

没有一句“我好想你”,没有回忆“我曾经对不起你”,没有哀悼“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与其说这是一封信,不如说是爸爸和儿子的一次对话。

不说感情,只谈事实。

“国骏,一年了,你都没有回来吃饭”

“我们知道你不回来吃饭,就没有等你,也故意不谈你,

可是,你的位置永远在那里”

黄国骏的死,带走了自己的痛苦,也带走了父母生的希望。

但我不能责备他自私,一个人得有多绝望,才能产生结束生命的勇气啊。

死,能让自己解脱,对他来说,那就是生。

但他的死,却又掐断了父母的生路。

从此,母亲失掉了为儿烧饭的机会,也丢掉了自己的人生。

生死的好坏,有时候,也难以一概而论。

-生如火花,死如雪花-

“有的人,不愿挣扎求生,只想笑看死亡”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她想要的,是努力的活,舒适的死。

这种思想,恐怕她年轻的儿子儿媳都难以贯彻落实,但琼瑶很坚定。

写下这封信,她就已经替他们做了决定。

到她离开的那一天,他们必须要对医生说出“放弃治疗”四个字;

旁人也必须理解,他们给自己摘下呼吸器的行为。

这样的死亡,仅凭她一人独立先进的思想,难以完成。

她需要配合她的子女,更需要理解她的外人。

但选择生死的权利,永远得掌握在自己手里。

于她而言,生是轰轰烈烈地来人间走一趟,死是潇洒自由地从这人世间离开。

不必大喜也不必大悲,一切都该顺自然。

但其实,不论是生还是死,都是人间常态。

逃不过,也躲不掉。

正因为死亡是我们终将等来的,生,就显得更加宝贵。

既然不能选择如何生,那就自当珍惜如何活,更要慎重选择如何死。

只有努力地活,才能无憾地死,这是生死最从容的姿态。

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它让你闭上眼睛,重新学会聆听;

让你关掉百度,任情感引导你思考。

不需要表演,不需要渲染,最简单的文字,就能传达出最复杂的情感。

我只希望,这样的节目不会等来消失于观众视线的一天。

精彩推荐:

那些老是熬夜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她乘飞机去埋葬儿子,空少却递给她一张纸条,打开后瞬间泪奔

惯子如“杀子”!这10幅漫画好好看看,太有感触了

“你不用展示近三天的朋友圈”

还等什么,赶快扫描下面的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
贵州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ms/5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