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515/

导语:大明王朝是中国封建帝王时期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其实整个大明仅仅有几位君王是在坚定不移地搞事业,而其他的人大部分都属于不务正业类型。很多的大明君王,他们并不适合做一个帝王,而是更适合做一个艺术家。

嘉靖皇帝在大明皇室中独树一帜,他幼年登基,当时的老臣本来想要给他一个下马威,但是没想到这一个毛头小子却直接将一众老臣玩得团团转。后来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精舍中,不与大臣们直接接触,只靠着内侍传递信息,这也就慢慢地为大明王朝后来宦官当政埋下了伏笔。

在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内阁首辅严嵩一直深受嘉靖皇帝的青睐,其实严嵩能有如此的发展,和他的儿子有很大的关系。在明朝许多清流党的眼中,他们认为严世藩只是一个靠爹上位的人。

但其实严世藩博闻强识,他自小就接受了父母比较严格的教育,同时他的舅舅又是欧阳德,所以他的学问以及业务水平几乎是可以碾压众人的。严世藩因为他父亲的原因,就任了工部侍郎。

在上任之后,他仅仅看了几眼账本,然后再去施工现场溜达几圈,就能够猜测出经办的官员到底“黑”了多少钱,或者此次施工的质量到底如何?而且每一次猜测得几乎分毫不差,所以当时严世蕃只要一开口,底下就跪了一大批的工作人员。

嘉靖皇帝的性格变化莫测,实在是令人难以揣测。就连当朝首辅严嵩也是没有办法,可是严世藩却能够轻轻松松地知道上意,他为父亲代笔写奏折,嘉靖皇帝都能够被他哄得心花怒放,就连严嵩都说:我的儿子十分聪明,遇到事情可以和他商量。

嘉靖皇帝一直在求仙问药,他终身都在寻求长生不老,所以写青词就成了当朝文武百官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可是这件事情对于严世蕃来讲却是小菜一碟。他本人文采卓越,在他背后指导下,严嵩甚至有青词宰相之名。

当年的严嵩能够驰骋大明官场二十余年,一直深得嘉靖皇帝的喜爱,其实和严世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是严世蕃,就这样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却没有将这一份聪明用在正道上,反而一直在做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

严世藩能够算计出官员到底贪污了多少钱,其实他是想要把这些钱全部都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完全不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着想,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已。同时他心机深沉,又可以帮自己的父亲进行权力争斗。

比如当年严嵩和夏言争斗之时,夏言已经手握铁证,严嵩感觉自己胜利无望了。可是严世蕃一出手,罗织罪名之后,再加上整理了一些歪曲的材料,直接让夏言含冤而死。

严世藩的一顿操作之下,严家的势力几乎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无论官场中谁想办一点什么事情,都需要给严家送一点好处才能够办成,而办成了之后,还要再递上好处费。最猖狂的时候户部给各个地区拨款,这笔款项还没有从京城走出去,严家就已经扣下了一半。

严嵩、严世蕃这二人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严嵩在大家面前是当朝首辅,而严世蕃却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在这父子二人齐上阵的情况下,大明王朝内部亏空严重。

可是严世藩最终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他本以为自己能够猜透嘉靖皇帝的心思,但是他没有想到,皇上终归是皇上,他和臣子之间有着天壤地别的差距。在嘉靖皇帝的心目中严嵩也好、严世藩也罢,他们只是棋子而已,当有一天嘉靖皇帝发现棋子反过来想要套取他的利益,他又怎么能够放过这些棋子呢?

在严世蕃的母亲去世之后,按照封建的礼节,他是需要守孝的,但是严世蕃却夜夜笙歌。此时他将父亲的工作完全地抛在了脑后,当时的严嵩已经老眼昏花,经常弄得嘉靖皇帝怒气冲冲,本来嘉靖皇帝的心里已经有“倒严”的倾向了,所以趁此机会直接让严嵩回家了,严嵩作恶多端,却能够全身而退,也是实属不易了。

总结:就在严嵩退休之后,严世蕃还没有看懂当时的形势,或者是他没有猜中嘉靖皇帝的内心真实想法,还是一如既往的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一下子直接被别人抓住了把柄,给严世蕃定了谋反的罪名,后来严世蕃就直接被杀头了,这就叫做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wh/115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