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316/7805823.html

(本文为“最爱历史”原创文章,如需转载须在显眼处标明出处,违者必究!感谢您的合作!)

  《人民的名义》收官,创下近10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视最高纪录,成为现象级大剧。从开播伊始,叫好之声也不绝于耳。这其中,最大的“好”无疑是,这部剧对于我党政治生态的披露尺度堪称空前。与其说大家在追剧,不如说是窥私欲发作,官场神秘的一面,包括官员的私生活都能从剧中窥见一二。冲着这股现实贴近感与真实感,不火才怪。

  剧中大尺度描绘官员各种肮脏的做派,最后依照惯例来了个光明的结局。凡是参与官商勾结、坏事做尽的坏人,自杀的自杀,落网的落网。然而,要想从剧中解读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反腐败斗争的制度化,难度系数还挺高。

  为啥?看看《万历十五年》就知道了。

  明史学者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简直就是这部55集反腐连续剧的倚天剑,人人都在抢。

  坏人想投其所好,用它“钓”省部级领导,构建腐败同盟。赵瑞龙早年在吕州的美食城项目正是通过一本《万历十五年》拿下的。他兴奋地对合伙人杜伯仲说:这个省委副书记的弱点我终于发现了,他桌头长期摆着一本《万历十五年》,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这本书我已经买来了,你去找人培训一下我们那个最漂亮的礼仪小姐,让她花一个月时间熟悉一下这本书的内容,把他彻底迷倒。

  于是礼仪小姐高小凤,和高育良谈着《万历十五年》就上了床。讽刺的是,高育良当时的妻子吴惠芬正是历史学教授,明史权威。在明朝问题的见解上,竟然败给了一个礼仪小姐。美女不可怕,就怕美女佯装好学。

  好人呢,也多次以书中人物自喻、喻人。最典型的是动不动就把海瑞同志拉出来站台。纵观全剧,侯亮平、李达康、易学习三大正面人物简直就是海瑞的分身。

  海瑞在《万历十五年》里被塑造成一个“古怪的官僚榜样”,是明朝中后期政坛贪腐潜规则犹如泥石流般翻滚盛行下的一股清流,然而与其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是一个孤独的前行者。周梅森写《人民的名义》,多处以《万历十五年》相映照,又多次让海瑞穿越回来客串正面人物,是否有意借海瑞的处境暗讽当今的汉东省政坛如明朝中后期一般乌烟瘴气呢?

  图片说明:海瑞像。这是一个把清官做到极致的人,做到家徒四壁、做到家破人亡。

  话说,侯、李、易三人时常被海瑞附体,是有迹可循的。

  李达康的“人设”为爱惜羽毛,不近人情。主政一方,大权在握,却不照顾亲朋,不拉帮结派。编剧借侯亮平之口评价李达康说:“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不喜欢李达康。从做人来讲,他太无情,只爱惜自己的羽毛。可从做官的方面讲,他又是个清官、好官。因为如果你只普惠家人,就很难做到普惠天下。”陆亦可也附和说:“这样的清官反而不受待见。老百姓出了事个个要找包青天,但是有个包拯、海瑞这样的清官在自己身边,反而就不喜欢了。”达康书记唯一一次任性是用公车送欧阳菁去机场,原因很简单,老婆此时已变成前妻,他是带有弥补心态才做出这个决定。海瑞唯一一次任性,则是买了两斤肉给母亲做寿。

  明朝公务员工资是历史上最低的,低得连清官都想骂娘。海瑞在浙江淳安当县长的时候,堂堂一个正处级干部,竟然要自己种菜过日子。海瑞种菜,不是高育良在后院开荒种地,陶冶情操或纾解官场压力,也不是陈岩石在养老院伺花弄草,娱乐身心,打发退休时光。海瑞种菜理由很简单,不种就无以下饭了。为什么不吃肉?这话得问晋惠帝去,别问海大人。别说三月不知肉味,海大人可能是三年不知肉味。所以他给母亲做寿,豪了一把,买了两斤肉,就成了大新闻。连总督胡宗宪都觉得重要的事要说三遍:“昨天海瑞买了两斤肉!海瑞买了两斤肉!海瑞买了两斤肉!”

  外界传言李达康是汉东省秘书帮,实际上他“不识抬举”,早被赵立春列为圈外人士。还是赵家的美食城项目,李达康在吕州市长任上硬是顶了下来,百般推脱就是不给批,直到赵立春把他调走,这一项目才借由喜欢与礼仪小姐谈论《万历十五年》的高育良之手“瞒天过海”。祁同伟评价高、李的处理方式说:高借此抱上了大粗腿,平步青云;而李的硬骨头在现今的政治角斗当中一文不值。

  历史上,海瑞的做派与命运也与李相类。嘉靖四十五年(年),海瑞准备了一副棺材,然后上疏嘉靖,批评当今圣上迷信巫术、生活奢靡、不理朝政,措施辛辣。嘉靖皇帝震怒,有阁臣主张对海瑞处以绞刑,但被内阁首辅徐阶压了下来。按理说,徐阶救了海瑞一命,海瑞理应感恩戴德才对,时人也据此认为海瑞是徐阶那一派的。海瑞又让庸人失望了。在他出任南直隶巡抚之后,大力抑制江南豪族兼并土地,退田于民。第一个拿来开刀的,正是徐阶家族。据说徐阶家族占有的土地多达24万亩,相当于整个北京景三环以内都是他们家的。海瑞责令他至少要退田一半,同时逮捕了他的弟弟徐陟。海瑞“认理不认情”的做法最终威胁到了江南士绅利益集团,作为牺牲品,他也被调走了。

  除了李达康,易学习也是照着海瑞同志的模子刻出来的。他们的履历有极高的相似度。易学习做过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原地踏步20来年获提拔为京州市纪委书记。海瑞担任过淳安知县,后来出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等事务,相当于明代的纪委。他们的人品极为相似,都是又清,又贫。他们的作风也是彼此彼此,承让承让。话说海瑞初任淳安知县,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的儿子道经淳安,随行大批人员和行李,作威作福,胡吃海喝,然后对驿站的款待表示不满,还把驿丞吊起来打了一顿。海瑞知悉后,立马派人把这位公子哥捆起来,没收了他随身携带的大量现银,随后附上一纸公函,把人押解到总督衙门。公函称,这个胡公子肯定是冒牌货,因为总督大人您节望清高,不可能有这样的不肖之子。您自己看着发落吧。同样的,赵家公子在吕州的美食城,最后是易学习强拆的,他把电话打到赵立春家里,言下之意,您老爷子不知道赵公子在外面如何胡作非为坏您名声,我替您执手尾了。想必赵立春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侯亮平是海瑞?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侯亮平的老师高育良说的。侯亮平给高育良送去艳照,暗示老师有不轨行为被举报了。高育良:“这个时候你还能把照片送到我这里来,我还是很感动呐。”侯亮平:“往事不能如烟。我记得老师您给我们上法学课讲海瑞精神,讲海瑞抬棺上朝。”高育良:“多年后,你倒成海瑞了。”

  侯亮平否认自己是海瑞。理由是,海瑞服务的是一朝一姓的皇帝,自己服务的是国家和人民。抛开这一刻意强调政治正确的价值观,侯亮平并未否认自己在行为模式上受到了海瑞的感染。剧中,祁同伟劣迹败露,手持狙击枪,潜藏孤鹰岭。侯亮平请命前往劝降。他对祁同伟喊话:“你不会杀了我,你读过明史,应该知道大家巴不得以死来换个好名声,你是不会成全我的。”这一刻,侯亮平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抬棺死谏的海瑞。海瑞同志当年上疏开骂嘉靖,内心其实清楚得很,嘉靖断不会砍他的头,因为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

  可以看出,没有侯亮平、易学习等一批以海瑞为标杆的当代官员,我们时代的反腐大业恐怕要付诸东流了。

  所以,《人民的名义》最真实的困境是,向观众暗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制度的无能与人治的万能。说好的制度反腐,最终都成了孤胆英雄式的反腐。

  省委书记沙瑞金鉴于同级监督制度的脆弱,只能引入易学习监督李达康,用海瑞式的人物去监督另一个海瑞式的人物。硬碰硬,制度或免于虚设的命运。软碰硬,制度就是废纸一张。当易学习激将省纪委田书记要带头监督沙瑞金,落实同级监督制度时,田满口答应,回去跟沙汇报却当笑话呵呵而过。人跟人的差别就在这里,此中无关制度的力量。

  当侯亮平放言彻查刘新建背后的利益集团,结果连高育良都发慌,暗示要做掉侯。高育良、祁同伟的逻辑是,把侯干掉了,就平安无事。“汉东原本风平浪静,这侯亮平一来就搅得鸡犬不宁。”体制内,侯毕竟是像海瑞一样的异类,稀少而难缠,谁碰到谁倒霉,当作瘟神送掉就万事大吉。这反映的仍然是个人的能耐,而不是制度的能耐。反派们从没想过要对反腐制度动任何手脚。

  这不是偶像,是必然。

  《人民的名义》空有现实的壳,内核是在向一个历史人物致敬。海瑞同志泉下有知,是会庆幸吾道不孤呢,还是会感慨多年后坚持原则、按章办事仍是那么难?

  知多点:

  《万历十五年》(,aYearofNoSignificance)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黄仁宇(英文名:RayHuang,年6月25日-年1月8日),湖南长沙人,曾从戎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的国民党军队,后赴美求学,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macro-history)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wh/122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