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新闻刷屏成都——成都益民集团参与投建了天府智慧大厨房项目,总生产能力约为30万吨/年,未来每天可满足万人的吃饭需求。下面有人评论道:“成都常住人口不到万,有以万计数的大小餐馆,为何还要去关心百万人的大锅饭?”“实际上,天府智慧大厨房项目背后,是成都近年在团餐市场的“焦虑”。红星新闻记者获取的一份内部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一半以上团餐企业集中在江苏、广东、上海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华东地区占比超过50%,而西南地区团餐仅有6%。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秘书长袁小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缺乏主导品牌、市场体系不完善是当前成都团餐发展的主要问题。她进一步明确,团餐行业的落后,也是成都美食产业发展的软肋。”眼下,摆在成都餐饮面前的一大挑战真的就是如何做好“大锅饭”↑天府智慧大厨房项目效果图1团餐是餐饮行业一股清流,门槛极高“少米饭,多打点蔬菜!”这句话是每个食堂在午餐时间的号角,厨师们麻利地递上消过毒的干净餐盘,快速将菜品装盘。有人统计过,动作最麻利的厨师,可以在午餐时间一刻不停地装好多份餐盘。她们是最普通的盛菜师傅,也是离普通人最近的团餐产业链环节。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年中国餐饮收入达亿元,其中团餐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十几元一份的盒饭构成了这个庞大的市场。多位业内人士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都提到,团餐是一种B2B的餐饮模式,主要服务于大型集成客户,也就是说,“一经签约后会有长期稳定的固定就餐人群和消费个体”。长期、固定的消费群体等同于稳定的合同关系,新晋企业想要分得市场蛋糕,首先要打破这块“看不见的天花板”。用世邦魏理仕成都商业部主管江南的话说,团餐是餐饮行业一股清流,门槛极高,“不是在路边摆摊就能做起来的生意”。四川顺心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今天成都市场规模较大的团餐公司之一。而红星新闻记者回顾其发家史发现,创始人李昂虽是在磨子桥电脑城旁卖盒饭起家,但随后公司的快速发展,也是靠攻破一个个单位食堂、提前建立中央厨房来实现的。航空餐食的头部企业四川航空汉莎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金川也透露,公司在世界很多地方都设有中央厨房,服务很多航空公司,“致力于把四川味道带到全国,带到全世界”。↑顺心团膳图据公司
上个月,成都举行了团餐专委会筹备会议。袁小然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前后历时3年筹备,即将在全市范围内成立团餐专委会,共同做好这锅“大锅饭”。红星新闻记者叶燕邹悦编辑陈怡西(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wh/129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