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702/4648926.html 在东汉的末年时期,是一个比较黑暗的时期,因为皇帝昏庸无能,宦官操控权柄。像左悺、具瑗、徐璜、唐衡、王甫、曹节、侯览、程璜、张让、赵忠等人都是臭名昭著的宦官,在史料当中一抓一大把。这些宦官及其党羽是东汉末年政治格局中一支重要而且蛮横的力量,策划、参与两次党锢之祸迫害士人。但是宦官并不是铁板一块,士人中有沽名钓誉、趋炎附势之辈,宦官中也有奉公守纪的清流。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些人物。 宦官清流 《后汉书》中有一篇《宦者列传》,专门记载东汉时期的宦官。我们仅从汉桓帝真正掌权开始,从帮助汉桓帝除掉梁冀的五侯,到汉灵帝时期嚣张跋扈的十常侍,这些宦官在史料中的形象是罄竹难书、恶贯满盈。而在这些宦官中间却夹杂一个篇幅非常长、且以正面形象流传后世的宦官,就是吕强。 吕强字汉盛,是司隶河南郡成皋县人。少年时期入宫作为宦官,从小黄门屡迁至中常侍,《吕强传》中评价为清忠奉公。在汉灵帝时期,宦官的势力攀升到极点。为首的人物是曹节、王甫。 汉灵帝即位初期,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打算消灭宦官,但是受到宦官集团的反击,曹节、王甫、朱瑀、共普、张亮、王尊、腾是等人联合消灭窦武等人,多个宦官被封侯;而后王甫等人因为私怨构陷汉桓帝之弟——勃海王刘悝,把刘悝判定为反贼然后再弄死,因此被封侯的宦官又有十二人,王甫被封为冠军侯,曹节也增邑四千六百户。 吕强虽然没有参与消灭窦武或者构陷刘悝的行动,但是在宦官势力整体上都水涨船高的时候,吕强也在封侯之列,被封为都乡侯。吕强坚持推让都乡侯爵,并针对宦官封侯以及一些其他事情向汉灵帝上书劝谏。事实上《吕强传》中超过一半的篇幅都是记载这道上书。 吕强上书 古代人引经据典、行文冗长,小编简明扼要地复述一下吕强上书的大概内容,主要分为几点:一、弹劾曹节等宦官,并劝谏汉灵帝停止分封宦官及其党羽为侯爵;二、劝谏汉灵帝缩减后宫宫女;三、劝谏汉灵帝停止在解渎(汉灵帝即位前本为解渎亭侯)修建馆舍;四、劝谏汉灵帝重新起用蔡邕,召回段颎被流放的家属。 前三点没有什么可说的,第四点需要解释一下。汉灵帝曾经因为灾异频繁发生而咨询蔡邕,蔡邕回复的内容中伤害到权贵利益。这封书信本来应该是私密的,结果被曹节暴露出来。蔡邕受到中常侍程璜的构陷(程璜的女婿刘郃、阳球与蔡邕以及曹邕的叔父蔡质有仇),本来被定为死罪,因为吕强的求情改为流放。 而阳球虽然党附宦官、破坏蔡邕,实际上对宦官也恨得咬牙切齿,他与杨彪等人抓住王甫搜刮财物的证据并且收押、打死王甫。而王甫案又牵连到段颎的身上。段颎是东汉末年活跃在凉州的名将,功勋也很显著,但是他为求富贵与曹节、王甫沆瀣一气。刘悝谋反案就出自段颎的手笔。段颎和王甫一同被收押,并且在狱中自杀,其家眷也被流放。在吕强的求情,以及段颎本人的军功的影响下被赦免。 吕强之死 吕强是一个好宦官,而且还是比较刚强的好宦官,但是在其他宦官掌控权柄的环境之下,这样的宦官就难以有好下场。中平元年(即公元年)是东汉历史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年份,因为规模巨大的黄巾起义爆发就是在这一年。 面对八州涌动的黄巾军,东汉朝廷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个时候第二次党锢之祸还没有停止,士人仍然遭受禁锢无法入仕。吕强向汉灵帝提出两个建议:第一、赦免士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第二、诛杀左右贪腐的权贵,沙汰地方长官以肃清吏治。 不仅吕强,镇压黄巾起义的将领皇甫嵩也请求赦免党人,因此汉灵帝解除党人禁锢,第二次党锢之祸彻底结束;同时汉灵帝也采取吕强的另一个意见。这迫使宦官集团在地方安插的党羽来了一个大换血,洛阳的宦官也人人自危。于是宦官集团对吕强进行反击,中常侍赵忠、夏恽构陷吕强与士人有废立之意,以及吕强贪污腐败。汉灵帝派人收押吕强,吕强不愿意在牢狱中受辱而自杀。 其他宦官 东汉末年能够称作清流的宦官不止吕强一个,也存在其他不与宦官集团同流合污的宦官。之所以吕强能够拥有个人传记,而且篇幅很长,原因大概是因为吕强始终与宦官势力抗衡,最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迫自杀。除了吕强以外,还有一些宦官算得上清忠,不过没有吕强这样刚强,因此没有个人传记,仅附列在《吕强传》之下,分别是丁肃、徐衍、郭耽、李巡、赵祐、吴伉。下面小编就来简要介绍一下这些人物。 丁肃、徐衍、郭耽三个人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在史料中也是一笔带过,只有称为清忠的评价。李巡这个人物比较重要。当时有士人考试,为了争取好成绩,行贿改动兰台漆书经字,说简单一些就是擅自改动官方经学资料,以符合自己的内容。李巡将这种情况反映给汉灵帝。为了纠正被篡改的儒家经学的文义,以及避免再被篡改,汉灵帝在熹平四年(即公元年)令蔡邕等人在太学门前雕刻石经,包括《诗经》、《尚书》、《仪礼》、《易经》、《春秋》、《春秋公羊传》,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 赵祐、吴伉两个人各有技能,赵祐博学多才,他对经学的造诣能够获得儒士的认可;吴伉擅长风角,也就是古代用四方的风向预测吉凶的一种占卜术。这些宦官不愿与宦官同流合污,自身也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争取政治上的地位,所以只能是皆在里巷,不争威权、常托病还寺舍,从容养志。丁肃诸宦固然不比吕强忠心耿耿、宁死不屈,但是也远在王甫、曹节、张让、赵忠之流之上了。 参考文献:《后汉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xs/119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