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guanaijiankang/pifubaoyang/m/40960.html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神奇又独特的存在,它就是“魏晋风流”。说它神奇,是因为它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文学样态,或者相对确定的文人群体,相反,它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或者说“生存状态”。说它独特,是因为在文学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它这样的文艺形式。事实上,如果硬要进行概括,我们毋宁将其称作一种“文艺风潮”。 翻看《世说新语》,人们可以读到很多魏晋名士的奇闻异事。他们或者狂放不羁,与世俗格格不入;或者风流俊逸,成一时之翘楚;或者狷介豪放,具草莽英雄之本色;或者静心修持,为乱世中一股清流。 曾有学人总结,要做到“魏晋风流”需要具备四个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所谓“玄心”,魏晋时期主流的社会思潮是道家对儒家的冲击,或者说是“玄学”,所以这种玄心就是指在玄学指导下的对世界与人生的思考。所谓“洞见”,同样是指一种通透达观的人生观,对万事万物都有“一见到底”式的领悟。所谓“妙赏”,当然是指一种高雅的文艺趣味,魏晋时期流行名士交游,清谈阔论,最有名的就是王羲之等人的兰亭序集。所谓“深情”,则是指做真名士,则必然对世间万物怀有最深切的认同与爱,这是一种人间大爱与博爱。 从外表来看,魏晋名士的共同点就是喜欢无拘无束的生命状态,他们纯任自然,随心所欲,对一切外在羁绊和造作都怀有极其强烈的反感。从内心来看,他们希求的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生命表达,正像流行歌曲里唱的那样“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从这角度上讲,魏晋名士的风流态度,的确更接近一种“行为艺术”,而绝不局限于诗词歌赋等具体的作品。 至于今人能否重现“魏晋风流”时的景况,这就要从两个层面去看:一方面,如果将“魏晋风流”视作一个时代风潮,它是在玄学盛行的时代背景下的独特产物,那么,很显然,它只能是一种历史谈资。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将“魏晋风流”看作是一种对个人心性的修持,对生命态度的选择,那么,则完全可以:人人皆名士,时时俱风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xs/135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