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所在的Basecamp只有40几个人,人员分布在全球各地,而且每年都有稳定的利润,而且从文中可以看出团队成员都是属于自律、有自驱力的“成年人”。作者的一系列观点是基于这一系列客观前提下形成的,和目前国内“内卷”的互联网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堪称是一股清流,在目前的国内市场环境下是很难按Basecamp这种方式去构建和管理团队。但是文中提供了一些想法确实是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1)做个快乐的和平主义者:商业世界痴迷于争斗、战胜、统御和摧毁。在这样一个零和的世界中,企业不仅想从竞争对手那里“赢得市场份额”,不仅想“服务于客户”而是要“俘获”顾客,动不动就把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描述成对战双方。但我们没想着去统治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市场,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很好,我们也有自己的追求,犯不着去抢夺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跟别人比,别人在做什么,跟我们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没有半毛关系,应该忘掉这些东西,专心地做好产品、服务好客户。2)别总想着改变世界:踏踏实实的把活干好,跟顾客、员工和现实世界打交道时做到公平公正,给跟你打交道的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少操心改变世界的事儿(因为你可能压根就改变不了世界),就算你能改变得了世界,世界也不会因为你嚷嚷两句就会有改变。3)比别人更努力,不一定就会更出类拔萃: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超越全世界所有人。在这世上的某个地方,总会有人愿意跟你一样卖你,跟你一样拼命,甚至比你更渴望成功。不要总是高估自己的努力、低估了别人的付出。你干了小时,别人干了小时,这对输赢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有些人能够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有天赋、有运气、遇上了天时地利;他们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推销自己的创意;他们知道哪些东西可以打动人、哪些细节需要重要;无论他们身处何种情境,都能看清大局,也能看清细节,而且懂得如何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别把超长的工作时间和成功划等号,它既不能帮你领先一步,也不能帮你冷静下来。4)不要最后一个才知道:老板人总是说:“我办公室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着“。可这话是个逃避借口,而不是让员工进来畅所欲言的邀请函,这相当于把坦诚交流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员工。一般越是位高权重,听到的真话越少。如果老板真得想听到实情,那就开口去问,问得足够频繁,足以让我们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能知道公司发生的绝大多数事情。5)低处的果子未必摘得到:当我们距离果子越远的时候,它看起来很低,但是等你走近,你会发现它长得比你想象中的高。我们理所当然认为它容易摘得,只是我们从没有尝试去摘过。把一项我们没从事过的事比作低垂的果子,基本上只能说明你对要做的事情一点儿都不了解。而预估一件你从没有做过的事有多大的工作量,那误差会有几个量级。下次,如果你想让一个员工去摘低垂的果子时,请忍住、闭嘴,请你尊重从没做过的事。提醒自己,他人的工作没那么简单。6)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每件事都要做到极致”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基本上没人能够做到。与其把无限的精力投入到每个细节中,不如花些时间好好甄别:哪些是做到“还不错”,甚至“不怎样”,都是没有关系的,而哪些是真正重要且可以让你鹤立鸡群的。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7)冒险不等于鲁莽:有些创业家成谜于冒险。危险越大,感觉越好。一头是赢得一切,一头是一无所有,他们追逐肾上腺素飙升的滋味,体会那种那种战栗与荣耀的感觉。但是我们不应该这样,聪明的赌局是,万一局面和你设想的不一样,你要能保证自己不下牌桌,至少要保留翻盘重玩一遍的资源和实力。8)利润才是硬道理:要有意识地控制发展地步伐,不要一下子迈得太大。一定要严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liuzx.com/qlxmj/13037.html |